谁把閒愁付绿杨

谁把閒愁付绿杨,我疑浑是别离肠。

每教啼鸟呼春色,更共平芜送夕阳。

山下人行云惨惨,渡头船去水茫茫。

高楼亦有思归客,莫望天涯寻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闲愁与对离别的深深感慨。首句“谁把閒愁付绿杨”,以绿杨作为愁绪的载体,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巧妙地将抽象的情绪具象化,引人深思。接着,“我疑浑是别离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愁绪与离别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每教啼鸟呼春色,更共平芜送夕阳”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时间的流逝。啼鸟的欢鸣唤起了春天的气息,而夕阳的余晖则带来了日暮的宁静,两者交织在一起,既表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山下人行云惨惨,渡头船去水茫茫”描绘了一幅远离家乡、孤独前行的画面。山下的行人与天空中的乌云相映成趣,渡头的船只远去,留下一片茫茫水面,这些景象不仅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最后,“高楼亦有思归客,莫望天涯寻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高楼上的思归之人,面对远方的故乡,却只能望而兴叹,无法真正回到那个心灵的归宿。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普遍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让人在共鸣中感受到一种普遍的乡愁与对家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时间和故乡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一生多恨瘦纤纤

一生多恨瘦纤纤,染尽春华绿试圆。

十二楼台寒怕雨,九重宫殿煖愁烟。

城边放客寻花路,溪畔留人载酒船。

莫向坝陵桥上望,白云流水旧山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一片花飞减却春

一片花飞减却春,共君同作管花人。

急将步障围载圃,莫使狂风近四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问杨柳

我爱风流杨柳枝,杨柳如何报我诗。

落花满面春风晓,借与丝鞭走马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白莲花

水一重重玉一重,更无妖色媚西风。

虽然物外能为素,又恐人閒只爱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