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高风易作,天漏雨偏多。
访橘苏仙井,看碑义帝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高远的自然景观和古迹游历的情境。"地高风易作",表达了地势较高的地方,风很容易吹起,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天漏雨偏多"则是在强调这个地方阴雨连绵,可能是由于气候或地理位置的原因。
接下来的两句"访橘苏仙井,看碑义帝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遗迹的关注。橘树常与古代文人苏东坡(苏轼)相连,这里可能是指访问苏轼曾经居住或游历过的地方;"苏仙井"则是在提及一处被传说为有仙气或者与神话相关的泉水。"看碑义帝坡"中的"碑"通常是古代用于刻记历史事件、诗文等的石制或木制构造物,"义帝坡"可能是指古时某位贤君(义帝)的陵墓或者纪念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尊重与怀旧情怀,以及对高洁自然环境的向往。
不详
太守班春五岭边。
鸡犬数声云一坞,春阳桃李渺成蹊。
觚棱脱脱风尘表,峭壁垂垂日月低。
灵刹倚山光,无尘染洞房。
云笼金地暖,龙喷玉泉香。
松竹分幽径,楼台耸上方。
蓬壶人到此,僧伴绕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