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太史自钱塘移天目松一株舟中无事索赋

相公送客过钱塘,移得苍松数尺长。

枝带故山寒雨色,根分新壤茯苓香。

舟中偃盖幢幢势,眼底凌云寂寂芳。

归去琴书堂上坐,种来无处不生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孺子的诗《姚太史自钱塘移天目松一株舟中无事索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中,主人公姚太史在钱塘送别友人后,带回了一株苍劲挺拔的天目松。这株松树带着故乡山间的寒雨气息,根部散发出茯苓的清香,象征着它的古老和神秘。在舟中的它如同一把偃盖的华盖,威势逼人;而在眼底望去,它又如云中之松,静谧而高洁。

诗人通过描绘松树的形态和意象,寓言了姚太史对故土的深情以及对知识与文化的守护。最后,他想象这株松树被栽种在书斋之中,无论何处都能带来清凉的气息,寓意着知识的力量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巧妙融合。

收录诗词(50)

吴孺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归海虞

逆浪舍舟湖水阔,入林跨马栈桥通。

阴厓剩雪一分白,古殿残阳半壁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寄王舜华

夫子只高卧,世人空自忙。

读书一万卷,过目不能忘。

曲涧浮春水,孤村集众芳。

此时犹未起,红日到山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闲居

积雨暗空林,湿云飞不起。

日暮鸟鹊喧,幽人不得语。

形式: 古风

晚归

水国春无际,阴霾晚始晴。

醉邀花共笑,归与月同行。

启户邻姬问,排舟稚子迎。

人家欲灯火,犹有隔林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