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谢重辉的《桑》描绘了对桑树的深深喜爱。首句“我昔闻诸葛”引入了诸葛亮种植桑树的典故,暗示诗人受到古人智慧的启发。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家园虽小,但也在墙下栽满了桑树,表达了他对桑树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不爱椹子垂”表明诗人并不贪图桑葚的甜美,而是欣赏桑树枝叶的疏朗与挺拔,“爱此远枝扬”流露出他对桑树向上生长、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诗人进一步强调,桑树带来的浓阴为他的居所增添了美好,使他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了宁静的享受。
“五岳老难游,对此可徜徉”表达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面对桑树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仿佛在心中游览了五岳般的壮丽景色。最后,以“鸣鸠忽高飞,三嗅入斜阳”作结,描绘了傍晚时分,鸟儿归巢,桑树林中回荡着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留下悠然自得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桑树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