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保初所作的《哭六君子》,表达了对圣明时代下无辜士人的哀悼之情。诗中提到“圣朝不杀士”,暗指当世本应崇尚贤良,但仍有“尼父吊三仁”的悲剧发生,暗示了对古代圣贤孔子为悼念三位仁人而悲泣的典故的借用。接着,“西市诸君子”和“东林旧党人”分别代指历史上被冤杀的忠良之士,如明朝东林党人,他们在政治斗争中遭受迫害。“涓涓流碧血”形象地描绘了烈士们流血的惨状,“扰扰窜黄巾”则借黄巾起义的混乱局面隐喻时局动荡不安。
最后两句“未必逢天怒,阴霾黯紫宸”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士人的深深同情,认为他们的遭遇并非天意所致,而是统治者的昏庸导致的阴霾笼罩在皇宫(紫宸)之上。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公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