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的《送何香山相国放归》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首句“如何鼎耳雉飞鸣”,以鼎耳之动、雉鸟之鸣,暗示友人即将离开官场,回归自然的动态场景,充满了离别的情绪。接着“占曰台司怪事生”一句,通过“怪事生”这一词语,表达了对友人归隐后可能遭遇的不寻常事件的担忧或好奇。
“累日精思堂偃月”描绘了友人在官场中的忙碌与思考,而“一时坐失手调羹”则形象地表现了在官场中不慎失误的情景,暗含了对友人过去官场生涯的回顾与反思。
“都如渭水分泾水,宁有蛮兵报触兵”两句,运用了渭水与泾水的对比,以及蛮兵与触兵的对立,寓意友人归隐后的平静生活与官场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之情。
最后,“闻道横琴山色好,由他王气属秦城”两句,借用了“横琴”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归隐后能够享受美好自然风光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虽远离官场,但其影响力(“王气”)依然存在,如同秦城一般,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归隐的祝福,也有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