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醇民先生

茂树有高枝,清弦无细响。

素交见生平,曾不为标榜。

自我与夫子,幽巷通来往。

散发坐茅亭,信宿得心赏。

清梵激松风,禅寺邻书幌。

主客共藜羹,闵子过周党。

尺素隔层城,烟月劳梦想。

嗟我倦游人,十年在草莽。

书剑局高天,壮躯空慨慷。

何处豁尘心,溪流晒渔网。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钱廷文的《寄醇民先生》描绘了一幅与友人醇民先生交往的恬淡画面。首句“茂树有高枝”象征着醇民先生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才情,而“清弦无细响”则暗示了他低调内敛的性格。诗人强调了两人之间的真挚友情,非因表面的赞誉而结交,而是源于内心的契合。

“幽巷通来往”描绘了他们朴素而深沉的交往,散发坐于茅亭,两人心意相投,享受着简朴的乐趣。“清梵激松风”和“禅寺邻书幌”则增添了宁静的氛围,反映出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与醇民先生共享藜羹,如同闵子过周党般质朴,但又饱含深情。

然而,诗人感叹自己“十年在草莽”,表达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醇民先生的思念,“书剑局高天,壮躯空慨慷”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无奈。最后,诗人寻求心灵的解脱,希望能如溪流晒渔网般,在自然中找到净化尘心的所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与醇民先生深厚的友谊,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感慨。

收录诗词(2)

钱廷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移家就熙显宅

头白逢兹岁,家贫少定居。

我行非得已,天意竟何如。

晓日空囊外,秋风卧病余。

不堪回眺处,烟水满寒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宿铁门

乌鸟巢深枝,游子走长路。

一鸣桃花开,再鸣春山暮。

茅舍多行客,谁不乐欢聚。

夜短梦偏长,梦里还家去。

才游何便归,欲语声吞吐。

窗外鸡声来,天边雁声度。

鸡喜报晨昏,雁飞知何处。

形式: 古风

深秋

深秋白露垂,凉风砭余肌。

布袍缝旋绽,游子待授衣。

侧闻茅檐下,夜窗理残机。

痴梦归乡郡,单身投柴扉。

饥寒呼父母,涕洟如婴儿。

悲声惊梦觉,依稀有乌啼。

形式: 古风

偕友人登虎山观音堆眺望

虎山春暖共攀跻,飞步凌空下望迷。

城郭万家无近远,烟云几处互高低。

藐姑疑接神人迹,僧寺来寻旧日题。

安得脱然游物外,不教尘世日栖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