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稙秀才归盱眙

浊流尽处见淮山,水作清罗拥髻鬟。

顿觉山川无与并,固知人物亦相关。

妙年肯作小坡客,瓢饮来同陋巷颜。

不为莼鲈起乡思,重亲方在白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此诗《送李稙秀才归盱眙》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通过对送别友人归乡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深情。

首句“浊流尽处见淮山”,以“浊流”与“淮山”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离别的沉重与不舍,同时也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归途,回归熟悉的山水之间。次句“水作清罗拥髻鬟”,以水波比喻友人的发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景象,赋予自然之景以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期待与祝福。

“顿觉山川无与并,固知人物亦相关”两句,诗人由景及人,抒发了对山川人物之间深厚情感的感慨。山川之美与人物之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接下来,“妙年肯作小坡客,瓢饮来同陋巷颜”两句,通过引用古人典故,赞美友人年轻有为,愿意像苏东坡那样,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保持高洁的品格,与诗人一同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不为莼鲈起乡思,重亲方在白云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能与亲人团聚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即使友人离去,心中的思念与牵挂依旧如同白云般悠远而深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蕴含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中游柳溪呈志康诸公

脱我芒鞋与杖藜,强随车盖著荷衣。

青山绿水苦相唤,细雨斜风不忍归。

幸有琉璃倾琥珀,何妨粉黛湿珠玑。

潇湘起我江湖兴,只恐扁舟明日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任况之见赠(其一)

强辞南亩服儒冠,敢意青云便可干。

似是马曹宜懒病,却惭鸡肋眷微官。

眼前簿领成何用,梦里云山得暂欢。

为问崎岖缘底事,鬓毛萧飒带围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任况之见赠(其二)

知君幼好切云冠,肯为浮名俛首干。

应笑严徐吐唇吻,欲呼屈宋作衙官。

地偏心远人知少,酒熟诗成我自欢。

诗诵髯刘枯槁句,秕糠万事百忧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自颍昌归任况之有诗次其韵

暂抛彭泽故园归,趁见春山笋蕨齐。

不谓简书诚可畏,便寻渔钓欲重携。

故人念我勤车马,走笔题诗寄象犀。

欲遣长须无以报,太牢滋味愧羹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