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中寺庙景象。首联“野寺盘山腹,高秋雨霁天”以“野寺”点明地点,位于山腹之中,环境清幽;“高秋雨霁天”则描绘了秋季雨后晴朗的天空,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颔联“拂檐云漫漫,穿竹水涓涓”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云彩在屋檐下缓缓流动,竹林间细流潺潺,动静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颈联“接食怜驯鸟,支筇慕老禅”表达了诗人对寺内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诗人对驯服的鸟儿给予怜悯之心,对老禅师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僧侣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尾联“经年无客到,门巷叠青钱”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寺庙的冷清与自然的丰饶。一年之中很少有人来访,门前小径上积满了青苔,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增添了几分荒凉与静谧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山中寺庙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深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