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知音不恨远,异代忽同声。
灵魂自识路,幽遇亦含情。?记属扬子,临渊悲贾生。
鬲文激颓俗,会使众人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和杨备国博吊屈原》,通过“知音不恨远,异代忽同声”开篇,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以及跨越时空的共鸣。接下来,“灵魂自识路,幽遇亦含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心灵深处的相遇与情感交流,即使是在冥界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情谊。
“记属扬子,临渊悲贾生”则引用了历史典故,将屈原与贾谊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这两位伟大文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最后,“鬲文激颓俗,会使众人清”一句,诗人以屈原的高尚人格和作品激励社会风气,希望人们能从他的精神中汲取力量,使社会风气得以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防秋未得还,战士出长安。
地利山河险,天时关塞寒。
羌夷避飞将,天子倚良翰。
见说成功近,秦中意似宽。
载酒怜春尽,寻芳到翠微。
绵绵芳草远,飏飏杂花飞。
俯仰悲陈迹,淹留恨落晖。
青枫千里目,那复送将归。
尚有高台在,遗名幸未空。
不时嗟眼白,失所念途穷。
已矣先生意,萧然烈士风。
清芬定谁嗣,漫啸白云中。
幽居巷南北,鸡犬略相闻。
乘兴偶有适,杖藜聊复勤。
高城秋草落,密树夕光曛。
微尔开三径,悠悠麋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