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一日风雨殊有寒色偶成

竟夕北风号,春回雨已膏。

归程离海峤,旧服理绨袍。

宿瘴须寒压,清愁欲醉逃。

何当入江浙,雪片洒鹅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之后的一场风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转换的微妙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竟夕北风号”以强烈的北风开篇,暗示了天气的寒冷与变化,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春回雨已膏”一转,虽是春回大地,但雨水却如膏脂般厚重,预示着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气候依然寒冷。这种冷暖交替的描述,既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映射出诗人对时序更迭的敏感感知。

“归程离海峤,旧服理绨袍”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季节变化的观察中。远离家乡的旅人,在春雨中整理起厚重的冬衣,既是对季节变换的适应,也是对归家的渴望。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

“宿瘴须寒压,清愁欲醉逃”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湿热之后,寒冷的天气仿佛能压制住内心的病态,而“清愁”则是诗人面对生活压力和复杂情感时的一种自我排解方式。这里的“醉”并非实指饮酒,而是借酒消愁的隐喻,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来逃避现实困境的心理状态。

最后,“何当入江浙,雪片洒鹅毛”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温暖南方的向往。江浙之地,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对于经历过严寒的诗人而言,那里无疑是一个避风港。这一句不仅是对地理环境的向往,更是对心灵慰藉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个人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容南道中二首(其一)

路入容南境,风烟自一方。

山空云苒苒,春动水茫茫。

紫府丹砂秘,幽村碧树芳。

肃然有佳致,作个是炎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容南道中二首(其二)

闻说容南久,安知客路经。

沉沉洞天近,湛湛古湫渟。

日落峰峦翠,春回草木青。

丹砂如可问,当卜老岩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再赋孔雀鹦鹉二首(其一)

孔雀来从海上村,参差脩尾灿金文。

素知肃穆鸾凰侣,不是喧卑鸡鹜群。

玄圃赤霄虽有志,碧梧翠竹正须君。

携持万里归吴越,怅望海山深处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再赋孔雀鹦鹉二首(其二)

学语鹦雏羽渐成,掌中取食绝猜惊。

笼宽得遂朋从志,春晓初闻客到声。

赋就襧衡文不点,杓随李白饮如鲸。

远携休叹殊方去,我亦随缘得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