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达兼善

城上乌啼欲闭门,萧萧风雨又黄昏。

无端画角连云起,铁铸梅花亦断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内心的悲凉。

首句“城上乌啼欲闭门”,以乌鸦的啼叫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即将入夜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降临。乌鸦的啼声往往被赋予哀伤的意味,此处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凄清,也预示着某种不祥或即将发生的变故。

次句“萧萧风雨又黄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凄凉的氛围。风雨交加,黄昏将至,这样的景象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更在心理上引发了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感觉。风雨象征着外界的动荡和变化,而黄昏则意味着一天的结束,预示着新的开始,但在这首诗中,它似乎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悲哀。

第三句“无端画角连云起”,描绘了远处传来的一阵阵号角声,这声音仿佛从云层中升起,既遥远又不可捉摸。画角,古代军中使用的乐器,常用于传递命令或警示,但在诗中却成了战争或离别的一种象征。这句诗通过“无端”二字,强调了这种声音的突然和不可预测性,增加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最后一句“铁铸梅花亦断魂”,是全诗情感的集中爆发。梅花,通常被视为坚韧和高洁的象征,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因“铁铸”这一修饰词而变得沉重和悲凉。这句诗将梅花与铁铸联系起来,不仅强化了其坚毅的形象,更通过“断魂”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痛和无奈。梅花虽美,但在铁铸的背景下,却显得脆弱和无力,仿佛象征着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和绝望。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和悲凉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萨天锡二首(其一)

月子纤纤青海头,使君昨夜过扬州。

城中高结琼花样,去听吹箫何处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寄萨天锡二首(其二)

二月江城未见花,笛声哀怨起谁家?

曲中大半伤离别,马上无人写琵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祠宇观登楼三首(其一)

先生长出访丹砂,去入何宫道士家。

不是山南即山北,款门先觅看黄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祠宇观登楼三首(其二)

凤凰台前看明月,姓名从此落人间。

西风昨夜吹庭树,又逐閒云过别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