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道中二首(其二)

日出庐井喧,流光照虚晨。

山田极柔桑,尚有无衣人。

孩提率牵袂,苦语出性真。

我哀道旁辞,感激为重陈。

造物息百年,未补一日贫。

惨舒各殊抱,何以归真醇。

桑榆苟堪耕,此辈非游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乡村的生活景象,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首句“日出庐井喧,流光照虚晨”,描绘了一幅日出时分,村庄井边热闹的场景,阳光洒在空旷的早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山田极柔桑,尚有无衣人”两句,将视线转向广阔的田野,满眼是柔嫩的桑叶,然而,即便在这样的美景之中,仍有人衣衫褴褛,生活困苦,形成鲜明对比。

“孩提率牵袂,苦语出性真”描绘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场景,他们手牵手,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着内心的真实情感,展现了童真的美好。接下来,“我哀道旁辞,感激为重陈”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生活艰辛者的同情与理解,他站在路边,倾诉着自己的感慨,对他们的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

“造物息百年,未补一日贫”一句,诗人感叹自然规律无法改变人们的贫困,即使时间流逝,也无法解决一日之贫。接着,“惨舒各殊抱,何以归真醇”表达了不同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各异,但如何才能达到内心的纯净与醇厚,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最后,“桑榆苟堪耕,此辈非游民”诗人希望这片土地能够被充分利用,让辛勤耕作的人们不再成为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存在,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以及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追求,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山坑

山根竹鸡啼向晨,催客远梦辞风尘。

柔桑翳村出朝日,春水对户思幽人。

山川西来忽平旷,锦石都随乱流漾。

三家飞雨屋上鸣,四月桃花谷边放。

形式: 古风

雷津

东行出险常左顾,如梦溪山忽无路。

炎天径有黄叶飞,春水人知白鱼数。

薜萝深门带湿开,似讶空谷喧惊雷。

山深往往厌车马,日午谁看官长来。

形式: 古风

夜起登蓬莱岛看日出不见

成此独往心,孤猿屡窥户。

闻钟念初觉,出寺仅数武。

沉沉壑光断,荒荒白云阻。

昏晦持一灯,幽林变溽暑。

流星掌边下,宿羽岩际数。

朝霞信清华,残魄虚卓午。

坡回屡心掉,峰中始轩举。

荡此衣袂云,还成吴会雨。

沿䡮草抽蔓,绝壑风振绪。

亦感筋力疲,孤筇设迎拒。

谁行深谷中,泠泠出疏语。

形式: 古风

黄山松歌和黄二

呜呼哲匠不可逢,拥肿拳曲无舂容。

乾坤一气转巽艮,斯石为石松为松。

松华不承霜雪余,石妙欲出肤腴中。

中臧元气蕴雷电,火土木石皆从同。

神祇千年爱护一,介则集古剥则凶。

吁嗟灵境与世异,太古本遣丸泥封。

地灵药物溢丹井,帝悯黎庶遭鞠讻。

中横巨石忽裂一,精液已漏无由缝。

卑枝无言入樵斧,合干已破缠交踪。

流传世人不解爱,讵有苍翠蟠心胸。

裁枝屈盆恣糅矫,辇石㔉骨工磨砻。

山川一朝物性失,光怪已去神不从。

其余巨者庶免劫,肌理入石无初终。

山花分红极窈窕,幽草判绿何蒙茸。

含苞不虞神鬼泄,落实分遣猿猱供。

我知画笔不得到,只有显晦无春冬。

驱除极感造化力,早以魑魅投寒空。

阴崖点入势益陡,南北向背皆从峰。

根株偏能孕灵药,牙爪谁识非真龙。

我行十步即一憩,树亦接引如朋从。

理奇终恐化作石,转运始信非人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