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州岁晚亦花开,有底堪随驿使来。
看取钟山如许雪,何须持寄岭头梅。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人通过描绘南州岁末时节的花开与雪景,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
“南州岁晚亦花开”,这里的“南州”可能指的是作者所处之地,而“岁晚”则是年终岁尾的意思。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把花开的生机与雪景的静谧相对照,展现了自然界在冬末春初时节的奇妙变换。
“有底堪随驿使来”,“有底”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花卉,而“堪”则是一种可以作为信物的东西,比如古代常用之物,如玉或其他贵重之物。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希望能借助这些自然之物传递自己的情感。
“看取钟山如许雪”,这里的“钟山”可能是指南京附近的钟山,而“如许”则是在询问或感叹雪量之多。诗人通过这种直接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并引起读者对严冬景色的联想。
“何须持寄岭头梅”,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在古代文化中,梅花常被赋予坚贞不屈、孤傲自清的象征意义。诗人认为在这样壮丽的雪景面前,原本作为送别之物的岭头梅已经不再需要,因为自然界已然提供了最好的寄托。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南州冬末花开与钟山积雪的描绘,以及对友人思念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雪乾云净见遥岑,南陌芳菲复可寻。
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
四月扬州芍药多,先时为别苦风波。
还家忽忽惊秋色,独见黄花出短莎。
派出昆崙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野花吹尽竹娟娟,尚有黄鹂最可怜。
娅姹不知缘底事,背人飞过北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