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谊书院联

中原士气扬旗鼓;左海文章射斗牛。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副对联出自清朝左宗棠所撰写的“正谊书院联”,通过对联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上联“中原士气扬旗鼓”描绘了中原地区士人的精神风貌,他们如同旗帜般高扬,鼓动着一股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力量。这里的“中原”特指中国腹地,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而“士气”则代表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情操。这一句强调了中原士人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与奉献,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勇气。

下联“左海文章射斗牛”则将目光转向了文学与文化领域。这里的“左海”指的是大海,象征着广阔的天地与无尽的可能。而“文章”则代表了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具有深远影响、能够流传千古的佳作。“射斗牛”则是比喻这些作品如同箭矢一般,直指天空中的斗牛星宿,寓意着它们的光芒与影响力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这一句不仅赞扬了文学作品的卓越成就,也表达了对创作者智慧与才华的高度肯定。

整体来看,这副对联通过“中原士气”与“左海文章”的对比,既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政治、军事领域的英勇与坚定,又突出了文化、文学在精神层面的深远影响与永恒价值。它不仅体现了左宗棠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也蕴含了他对国家、民族深厚的情感与对后世文化的深刻期待。

收录诗词(86)

左宗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字朴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全集》

  • 字:季高
  • 号:湘上农人
  • 籍贯:湖南湘阴
  • 生卒年: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相关古诗词

赠懒云禅师联

摄衣丈室参耆宿;破浪万里求蓬莱。

形式: 对联

挽刘树森联

约秦法三章;弱楚材一个。

形式: 对联

挽曾纪泽联

折冲万里,规画连城,胙土缵鸿勋,满腹甲兵惊绝域;

乔梓世交,葭莩戚谊,步尘惭骥尾,怆怀梁栋失长材。

形式: 对联

挽曾纪泽联

竹帛永垂名,真不愧贤臣哲嗣;

蛮夷犹堕泪,更何论故吏门生。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