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公麟所作的《和邓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雷雨龙皆起,江湖鱼两忘”这一对偶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前两句“莫以多为赘,须知寸有长”,意在告诫人们不要因为事物的数量而忽视其价值,强调了每一件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接着,“抡才何济济,顾我独凉凉”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后两句“雷雨龙皆起,江湖鱼两忘”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社会现象,雷雨中龙腾起,象征着社会上的杰出人物或机遇;而江湖中的鱼却忘记了这一切,暗示了个人在宏大的社会背景下的渺小与迷茫。最后,“攀依聊假手,贤立本无方”表达了诗人寻求依靠与支持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真正的贤能之士应当具备独立自主的精神,不应依赖他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与社会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社会公平与个人独立性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