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中耆士登文选楼二首(其二)

梁代前星耀,鸾旂指石扉。

丹黄披丙籍,草木被春晖。

殿圮檐椽折,僧寒钟梵稀。

诸公念芳躅,修葺愿毋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选楼在历史变迁中的景象与修复的愿望。首句“梁代前星耀,鸾旂指石扉”以“前星耀”和“鸾旂”象征文选楼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仿佛梁代的繁星照亮了石门,显示了其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接下来的“丹黄披丙籍,草木被春晖”则通过“丹黄”和“春晖”展现了文选楼在历史文献中的重要性以及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暗示了这里曾是知识与生命的交汇之地。

然而,“殿圮檐椽折,僧寒钟梵稀”两句转折,描述了文选楼如今的破败景象,殿宇倒塌,檐椽断裂,僧人稀少,钟声稀疏,透露出岁月的沧桑与文化的衰落。最后,“诸公念芳躅,修葺愿毋违”表达了对文选楼历史价值的尊重与保护的愿望,希望后人能铭记其过往的辉煌,并努力修复,不让这份文化遗产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败,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切关注与呼吁,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收录诗词(2)

吴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学者

气盈天地间,上清而下浊。

收得清气归,心胸自开拓。

形式: 五言绝句

老梅

冰雪倍经过,侵淩奈老何。

春风怜爱否,披拂也应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寿岸生从叔六十

卜屋缘溪一斗方,安身仍是旧柴桑。

居然六十添华发,撑住梅花度暗香。

风雨莫惊翻累瓦,烟霞常为护穿床。

鹿裘带索浑无事,祖武还须授二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金沙史淩霄

萍水交欢遇亦奇,性情疏豁实相宜。

心亲何必常晨夕,地远将无太别离。

我是恨人空皓首,君真名士正清时。

即今彩翼冲天去,除却河东更数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