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金阊道中舟行听雨同徐秋湄作九叠鼓字韵

作寒雨意浓,饱帆风力鼓。

镫影接山塘,市声收夜午。

襆被湿气侵,篷罅漏痕杜。

撇捎忙点篙,淋漓怜船户。

邻舫语喁喁,红烛共倾醑。

萧萧暮雨歌,愁杀荡舟女。

凄清冷未眠,炉灰拨难煦。

烟波连震泽,共济欣有侣。

花店七里情,高楼两岸数。

阿谁同梦甘,奈此别情苦。

徐陵绮语工,风流玉台妩。

湖云黯回首,愁绪萦如组。

淅淅增闷怀,初程才百五。

何处馆娃宫,脂粉变田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王复的《冬夜金阊道中舟行听雨同徐秋湄作九叠鼓字韵》描绘了诗人舟行于苏州城郊的夜晚,冬雨绵密,风力鼓帆,营造出浓厚的寒意。诗人通过“镫影接山塘,市声收夜午”展现了江南水乡夜晚的静谧与喧嚣并存的景象,以及雨滴打在篷布上的声音和漏雨的痕迹,透露出旅途的艰辛。

“邻舫语喁喁,红烛共倾醑”描绘了邻船上的交谈声和烛光下的饮酒场景,为寒冷的夜晚带来一丝暖意。然而,“萧萧暮雨歌,愁杀荡舟女”,则表达了舟子因雨夜而生的愁绪,尤其是女性舟工的孤寂。

诗人感慨“凄清冷未眠,炉灰拨难煦”,表达出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下来,他借景抒情,将思绪延伸到远方的湖面和历史遗迹,如“花店七里情,高楼两岸数”,暗示着旅途中的离别之苦。

最后,诗人以“阿谁同梦甘,奈此别情苦”直抒胸臆,感叹无人共享梦境的甜蜜,别离之情尤为苦涩。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冬夜舟行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8)

王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存赋长句赠行次韵留别兼呈杨西禾

同云四野雪意生,津头衰柳寒烟横。

故人恋恋未忍别,黯然携手难为情。

长安远望三千里,回首乡关隔江水。

日昨褰裳共溯洄,渺渺相思乱荒苇。

寓斋近接巷西东,垆头取醉招扬雄。

寒窗促坐语凄楚,地炉榾柮深宵红。

感君意气勤相访,乞米同怜困尘鞅。

燕赵冰霜我北征,殽函风雨君西上。

隆冬泽腹坚不波,客里谁歌《毋渡河》。

颖士才名空负仆,杜陵离思独骑骡。

芜城隔岁追前景,踏冻相携万松顶。

犹记高楼大道旁,烟云变幻随蛟蜃。

何日双眉得暂开,悲歌且上燕昭台。

男儿三十不得志,一身飘泊同飞埃。

临歧百感纷今昨,香土还期来岁约。

酒人击筑和荆卿,乐莫重逢故交乐。

形式: 古风

送邵二云编修入都

论交半载饮芳醇,祖帐新图越水滨。

海内才名唐制诰,胶西经术董天人。

扁舟安稳图书重,长路寒暄眷属亲。

到及六街春色早,编摩藜火夜重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墙下小轩题壁

小筑三间屋,幽居春事宜。

林深知鸟乐,墙短爱梅欹。

地占金陀里,禅参玉版师。

经营真不易,谁寄草堂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寒食日雨中吴竹屿先生招同钱献之洪稚存孙渊如集杏花春雨山房看花用昌黎寒食日出游韵

百卉待泽如渴病,花信番番吹转盛。

朝来泼火恰如期,黯黯檐端湿云映,野外闲情拾翠偕,城南嘉约摇鞭竞。

绛帏高卷赏秾华,药鼎微温伴清咏。

含风翠筱弱欲扶,带雨红妆欹不正。

及时良会安可多,过隙韶光岂能更。

先生早自遂初服,廿载名山天所命。

白公旧赋紫薇诗,杜老新歌白木柄。

云霄故人远见招,河汾弟子交相庆。

冷节才逢插柳新,殊乡仍展维桑敬。

座中钱孙话昔游,芳草天涯阻遥夐。

二分月影到芜城,千顷波光泛明圣。

频年远道各羁孤,几月官斋欢合并。

争看好古发幽情,亦或耽吟同僻性。

向晚廉纤响渐稠,笼阴绰约枝交横。

屋角频听鸠妇呼,篱根暗想龙孙迸。

良宵拌共倒深卮,陋质真惭对清镜。

沈沈漏箭早催归,既醉还期缓觞政。

六街镫火照初更,料峭穿衣寒尚劲。

伫教来日快新晴,还拟寻芳趁佳令。

形式: 古风 押[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