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其二)寿稼轩

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曾对金樽伴芳草。

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会老。

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

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

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炎正在《洞仙歌(其二)》中的一部分,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超脱和追求神仙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真谛的思考。

“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如同仙境般的景致,将带湖之美比作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空间的向往。

“曾对金樽伴芳草。”这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金樽”可能指代饮酒的乐趣,而“芳草”则是大自然的馈赠,通过这样的意象,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享受简单生活的喜悦。

“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在这里,诗人以桃花和流水作为描写春天美景的手段,而非直接指向春风,这种间接表达增添了一份柔情与含蓄。

“笙歌里,谁信东君会老。”“笙”是一种古代乐器,诗人在这里借用音乐来表达对神仙不老的向往,通过问句形式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青春的心境。

“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这几句则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淡漠,以及对成为神仙、拥有永恒美好的向往。这里的“买断”意味着愿意付出一切来换取这种状态。

“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诗人在这几句中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无奈和逃避,通过“袖里偷闲”表现出一种隐退世俗、保持内心独立的态度。

“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最后两句则描写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够凌驾于一切之上,就像云烟一般飘逸,然后是购买一艘平底小船,以此作为归隐的象征,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追求神仙自由的生活理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志趣。

收录诗词(58)

杨炎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145—?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其一)

邂逅开尊,眼中有个人纤软。袖罗轻转。

玉腕回春暖。韵处无多,只恼人肠断。词将半。

近前相劝。扑扑清香满。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二)送别洪才之

水载离怀,暮帆吹月寒欺酒。楚梅春透。

忍放持杯手。莫唱阳关,免湿盈盈袖。君行后。

那人消瘦。不恼诗肠否。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相见欢

江湖万里征鸿。再相逢。多少风烟摸在、笑谈中。

歌裙醉。罗巾泪。别愁浓。瘦减腰围不碍、带金重。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贺新郎(其二)寄辛潭州

梦里骖鸾驭。望蓬莱不远,翩然被风吹去。

吹到楚楼烟月上,不记人间何处。

但疑是、蓬壶别所。

缥缈霓裳天女队,奉一仙、满把流霞举。

如唤我,醉中舞。醉醒梦觉知何许。

问潇湘今日,谁与主盟尊俎。

无限青春难老意,拟倩管弦寄与。

待新筑沙堤稳步。

万里云霄都历遍,却依前、流水桃源路。

留此笔,为君赋。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