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施进之惠紫芝朮

山精媒长生,仙理信可诘。

梨枣本寓言,杞菊亦凡质。

幽人爱臞儒,药鼎荐珍物。

绝粒谢烟火,耘苗换肌骨。

摩挲莱芜甑,尘生不须拂。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中的精灵媒介长生,仙道的真理确实值得追问。
梨和枣原本是寓言中的象征,枸杞和菊花也只是平凡的草木。
隐士钟爱清瘦的读书人,用珍贵药材烹煮在药鼎中。
他断绝五谷以谢绝世俗烟火,耕作更换身心的新鲜活力。
抚摸着莱芜县的炊具,上面的尘土无需擦拭。

注释

山精:指传说中的山中精灵或仙灵。
媒:媒介。
长生:长生不老。
仙理:仙道的道理。
诘:追问。
梨枣:泛指果实,象征长寿或吉祥。
寓言:比喻或象征性的故事。
杞菊:两种草药,常用于养生。
凡质:平常的品质。
幽人:隐士。
臞儒:清瘦的书生。
药鼎:古代用来煎药的器皿。
珍物:珍贵的药材。
绝粒:断绝五谷,指素食或修行。
烟火:世俗生活。
换肌骨:改变体质,增强生命力。
摩挲:抚摸。
莱芜甑:莱芜县产的炊具,可能指陶器。
尘生:积尘。
拂:擦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次韵施进之惠紫芝朮》。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山精仙理的探究,认为即使是长生不老的传说和药草如梨枣、杞菊,其实都寓言着超越世俗的智慧。诗人赞赏幽居之人对瘦弱儒者的敬爱,以及他们对珍贵药材的珍视,通过绝食和耕作来净化身心。诗人还提到一个古老的炊具——莱芜甑,即使蒙尘也不必擦拭,似乎在暗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心境。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道家养生理念的认同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次韵赵正之同年客中(其一)

清班合列大明宫,自要牛刀试一同。

踏遍巉岩吾道在,莫将寻尺较穷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次韵唐子光席上赏梅

玉枝横斜照清空,纤手撚香□□公。

水部无人广平去,后来我辈犹情钟。

谁喷昭华送愁绝,叫云三弄怨斜月。

径须踏雪问前村,莫待马蹄如踣铁。

春风压尽百花桥,尊前仍有董娇娆。

惜无楚客歌成雪,空有萧郎眼似刀。

形式: 古风

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

世间尤物美恶并,江乡未用誇吴羹。

清宫洞房寒热媒,深山大泽龙蛇生。

胡夷信美胎杀气,不奈吴儿苦知味。

杨花欲动荻芽肥,污手死心摇食指。

食鱼要是□黄粱,古来不必须河鲂。

君看嗔腹似浑脱,宁肯滑甘随芥姜。

先生法语峻立壁,讥评不使一钱直。

膨亨从此迹如扫,坐令梅老诗无力。

悬知仙骨有青冥,风香久已涤膻腥。

大笑日华解毒法,何如肘后餐霞经。

形式: 古风

次韵唐致远雨后喜凉

老阳作气再三衰,鼓竭之馀不支雨。

搴旗拔帜埽迹空,一点新凉破残暑。

飞蚊薨薨已无奇,蜻蜓翅净摩天嬉。

竹窗日暮转萧瑟,喜有促织鸣声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