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日俗号天穿日以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感而为诗

娲皇没后几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

只有人间閒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女娲氏逝去后已经过去了多少年,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都任由自然规律掌控。
世间唯有忙碌的妇女们,用一片煎饼来象征修补苍穹。

注释

娲皇:女娲,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没后:去世之后。
夏伏:夏天的炎热。
冬愆:冬天的寒冷。
任自然:听任自然变化。
閒妇女:忙碌的妇女。
煎饼:这里象征修补天空的物品,可能寓意着勤劳或民间习俗。
补天:修补天空,常用来比喻弥补过失或拯救危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通过对古代神话传说娲皇补天的引用,以及现实中普通妇女在俗称“天穿日”时以煎饼置屋上来寓意补天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顺应和人类生活智慧的赞美。

诗中的“娲皇没后几多年”开篇提及远古神话传说,既点明主题,又拉开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接着,“夏伏冬愆任自然”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顺应的认同和赞美,这里的“任”,意味着顺其自然,不加干预。

而“只有人间閒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则是诗中的高潮,通过现实生活中普通妇女在特定节日以煎饼置屋上来寓意补天的行为,映照出人类对宇宙和谐共生的智慧和愿望。这里,“閒妇女”、“一枚煎饼”,都极具象征性,反映了诗人对民间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历史神话与现实生活的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智慧的情怀。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汉宫

哀平外立国权分,只为当时乏嗣君。

试问莽新谁佐命,最应飞燕是元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玉胡蝶花

胡蝶生来只爱花,春工描样作奇葩。

庄周有梦何曾觉,冰雪肌肤落几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水性本来弱,渐寒成此坚。

东风有时到,几日是残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因游华子岗题麻源壁

平生犹未识红泉,今日才游石磴边。

宿雨半晴秋草湿,困来无处可閒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