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丞洎冲天观先以诗来次韵谢之

我本山林人,出处无意固。

君亦如山泉,随地为流注。

方其居山时,文豹隐冥雾。

又如出岫云,散漫欻无据。

忆昨我与君,相逢同一处。

时时湖光亭,襟抱一披露。

君横膝上琴,我踵户外屦。

梅花落园春,辞君一朝去。

诗筒遽寥寥,粤从浙濡渡。

雁去燕复来,不得一字附。

抚怀兴长嗟,恍然此散聚。

何期老鹤臞,短翮忽舒布。

九皋耸孤唳,群仙翕清誉。

高寒玉峰巅,为尔肯一驻。

杭严两西湖,未必置爱恶。

瞥从子陵台,来踏苏公路。

山友而水宾,风晓而烟暮。

行止初何心,同是一真趣。

愿于人海中,更觅山中句。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本是山林之人,居处本无意定。
你如同山泉,随地流淌无拘束。
在山中时,我像文豹藏于迷雾。
又如山间云,飘忽不定无定所。
回忆当初,我们曾相遇一处。
常在湖光亭,心意坦诚无所隐藏。
你抚琴膝上,我穿鞋门外。
梅花飘落春园,一日辞别你远去。
诗筒空荡,你从浙地渡江而来。
雁去燕回,却无法传递只字片言。
感慨怀中,散聚之间恍如梦。
没想到老鹤瘦骨,翅膀忽然展开。
鹤鸣九皋,众仙皆赞其清名。
高寒玉峰之巅,是否肯为停留。
杭州西湖与严州,爱恶之情未定。
路过子陵台,踏上苏公旧路。
山水朋友,晨风晚烟相伴。
行止本无心,共享真趣在其中。
愿在人海中,再寻觅山林的诗篇。

注释

山林人:指隐居山野的人。
出处无意固:居处没有固定的想法。
山泉:比喻人的品性清澈。
流注:流动不息。
文豹:比喻深藏不露。
岫云:山间的云雾。
湖光亭:风景优美的亭子。
襟抱:心情或胸怀。
人海:人群或社会。
山中句:指自然和隐逸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侨的作品,题为《滕丞洎冲天观先以诗来次韵谢之》。诗中,诗人以山林隐士自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描述了与朋友滕丞在湖光亭的相聚,共享音乐与自然之乐,以及自己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人感叹时光流转,自己如老鹤展翅,登临高山,希望能在那里寻得更多的灵感。他提到杭州和严州的西湖,暗示即使在尘世中,也能找到山水之间的真趣。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在人群中找到山林般的宁静与诗意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5)

徐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樵夫行

晨征已输行者早,纷来敛避樵夫道。

樵夫辛苦刈樵归,昏莫结束更起炊。

夜半出门星月暗,崎岖露草寒濡衣。

入市博得升合粮,归来分与妻儿尝。

依前剥剥上山去,不住朝朝莫莫忙。

樵夫樵夫休懊恼,世路艰难勤亦好。

蝗虫四起米价高,怜汝饥劳我未饱。

我苦闲愁雪满颠,烹葵煮藜过年年。

夜枕攲倾半眠醒,或起浩叹窥星天。

逢人说事只忧国,长哀无告穷已极。

天下奸弊纷如麻,虎狼搏攫殚麋麚。

愁眠忍饿不敢出,羸瘠膏髓堪推挝。

冤气干天天垂灾,连年禾稼同枯荄。

斯人每恨不速死,樵夫纵苦未及此。

安得人仁公且刚,一扫虿螫完民疮。

感动和气时覆斗,樵夫饱食我醉酒。

待与樵夫齐高歌,昔谈王道今如何。

形式: 古风

燕兮歌

燕兮燕兮,颉颃于飞。

语呢喃兮声哲支,居慕贤兮身缁衣。

高明依栖兮王谢侪其主,去来有节兮春秋兮其旅。

良时赓歌兮对尔吟哦,清燕论文兮聆尔话语。

燕兮燕兮其禽乎,其禽之嘉宾欤。

形式: 古风

和徐敬伯知县别喻伯经韵

深院杨花闲暇,小亭林影清微。

忙里不知客去,病中无柰春归。

形式: 六言诗 押[微]韵

促拍满路花.秋上曾两府

人间秋正好,天上月才圆。玉霄人不老,对婵娟。

五龙护日,一笑着貂蝉。

禁殿开金钥,宝炬宫壶,诏催移下钓天。

昴奎分秀采,箕翼与长年。华堂歌宛转,舞蹁跹。

醉围红袖,妙墨起风烟。

回首恩波地,身在江湖,为公一赋新篇。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