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小鬟

不待闻歌唤奈何。水精帘子是银河。

帘子打开垂首立。情急。今朝无黛点双蛾。

碧玉小家能大雅。窗下。不加脂粉媚情多。

袅袅花枝禅意在。须戴。何妨一笑见维摩。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鉴赏

这首《定风波·小鬟》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位小鬟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气质与风韵。

“不待闻歌唤奈何”,开篇即以一种不经意的语气,暗示了小鬟的存在感之强,无需歌声呼唤,她自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接下来,“水精帘子是银河”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透明如水晶的帘子比作银河,既形象地描绘了帘子的晶莹剔透,也隐喻了小鬟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引人注目。

“帘子打开垂首立”,进一步刻画了小鬟的动作与姿态,垂首而立,既显得谦逊又不失优雅,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或是对某事有所期待。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她的内敛与含蓄,也暗示了她内心的丰富情感。

“情急。今朝无黛点双蛾”,通过“情急”二字,透露出小鬟内心的情感波动,即使是在平静的外表下,她的心中也有着难以言说的思绪。而“今朝无黛点双蛾”则描绘了她未施脂粉的状态,却依然有着自然之美,强调了她本身的气质与魅力。

“碧玉小家能大雅”,赞美了小鬟虽出身平凡,却能展现出高雅的气质与风度,体现了她内在修养的深厚。这不仅是对她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那些不以貌取人,注重内在美的价值观的一种颂扬。

“窗下。不加脂粉媚情多”,进一步强调了小鬟的自然美,即使不施脂粉,她的表情和眼神中流露出的情意已经足够动人。这种自然之美,往往比刻意修饰更具有感染力。

“袅袅花枝禅意在”,以花枝的轻盈与禅意相联,象征小鬟的举止与心灵都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仿佛与自然界的美好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须戴。何妨一笑见维摩”,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小鬟的欣赏与赞许,认为她无需刻意装点,一个微笑就能展现出非凡的魅力,如同佛经中的维摩诘尊者一般,深藏不露,却又光芒四射。这不仅是对她个人魅力的肯定,也是对那种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定风波·小鬟》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美的小鬟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63)

曾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秋集莫愁湖

湖上桃枝带柳条。春来客子尽魂销。

箫管画船明月夜。上下。清虚天里打兰桡。

又是题糕重九节。清绝。钟山倒影倚青霄。

更与佳人携手看。无限。雨荷风叶共萧萧。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定风波.问柳轩小饮

朱雀桥边野草花。秦淮浊水不关沙。

问柳轩前寻美酒。翘首。窗棂四面尽红纱。

本是六朝金粉地。何意。垂鞭不见五云车。

洞口桃花含笑处。无语。绿杨过去两三家。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定风波.即席

阶下泉声逼酒寒。杨梅红透水精盘。

传杯三五纤纤手。虽久。月明犹在搭衣竿。

钟鼓楼前量刻漏。挥袖。人生何处不邯郸。

莫待黄粱春梦醒。佳境。离离花影满阑干。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定风波.宴李氏宅

卷石为山斗水池。俨然湖上绿沦漪。

昨夜吹箫声满院。相见。生绡如雪照花枝。

荷叶苞羞持劝客。殽核。半红频果酒盈卮。

雅会乘今宜笑乐。惊咢。西风又是授衣时。

形式: 词牌: 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