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筹小火轮船事起草数千言晤客数十辈自嘲兼示同人(其二)

国武民权皆戏论,干戈不到乃金汤。

必求黔首饶生计,莫厌胡雏满洛阳。

大起工场销土货,力争传教许通商。

祇今第一筹边策,非止关怀为梓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深思。首句“国武民权皆戏论”,表达了对传统治国理念的质疑,认为军事力量和民众权利的讨论不过是空谈,暗示了作者对于实际政策与治理效果的关注。接着,“干戈不到乃金汤”一句,以“金汤”比喻稳固的防御体系,强调和平的重要性,即没有战争的威胁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全。

“必求黔首饶生计,莫厌胡雏满洛阳”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于民生的关切,主张要让百姓生活富足,反对外来侵略者的影响,希望洛阳这样的城市免受战乱之苦。这反映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大起工场销土货,力争传教许通商”则展示了作者对于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视,提倡通过工业生产和贸易活动来促进国家的繁荣。这表明作者认识到经济实力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同时也意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最后,“祇今第一筹边策,非止关怀为梓桑”总结了作者的观点,指出当前最重要的策略应当是关注边疆安全和民生福祉,不仅仅是为了一己之私或特定利益群体,而是为了整个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全局视野和高尚情操。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国家治理、经济发展、文化交往以及民生福祉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知识分子的远见卓识。

收录诗词(272)

曾广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溯涓水抵花石投逆旅观主人女所制搓爆竹机女年十八九慧甚上年为堰水车献之土豪灌田良便豪欲娶为子妇女不可受所值酬直为此机其法先用二板中横铁丝十馀枚取滑藤及糯粥煮纸为糜以油傅铁丝上取如糜者乘热倾二板閒急搓之凡十数次搓纸捲铁丝上如软竹置石灰中养之一炊许坚如铁石矣复有二板上板密排多刃下板密排多槽槽与刃相受相距皆以寸取所搓者数百枚拔去铁丝置此切之皆寸断为短筒又有二板下板有多孔深八九分圆径与短筒等孔底铺黄泥如粉细者一层厚二分许取短筒一一植孔中上板有多针与孔数相应长八分许较搓时铁丝略粗剡下方上短筒既植立取针板压之针遵铁丝旧痕而入但使稍大能容火药筒底黄泥受压皆入筒二分许挤紧矣取去针板倾火药其上寸许厚另取平板压之至二三次震动铜板亦二三次药尽入筒取铁锤遍锤筒顶取胶水涂之欲其弥缝无隙也俟乾复取针板刺之尽其剡不尽其方取药线插所刺孔中而爆竹成矣问为机费何曰钱三千枚日成爆竹二万售钱千为之一年有赢息矣问他人不仿制耶曰凡孔凡针皆余亲执锤凿为之一针不应则龃龉矣他人乌能仿问愿闻智女之名氏且更欲制何机曰袁秀真将至郴州学整钟表盖其兄为寓郴之粤商经售爆竹也袁族本余姻家余嘉其慧解所佩钢表增之且为制长句云

泰西制造誇精巧,未见神工出绣房。

破竹连珠成绝响,搓红裂雪有馀香。

更求海国铜仪术,远适郴陵火耨乡。

指俪工倕心禹墨,不嫌身作宝儿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慧公礼西岳

秦关紫气接中原,玉井苕亭太华莲。

亘古风烟通素浐,何人章奏达金天。

弃繻未是空门事,好道应知宿世缘。

记取同州麦桥店,数行淡墨署僧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忆长沙故居

辽鹤归来事事非,网虫朱户掩金徽。

已悲落拓閒清昼,更着思量移夕晖。

蚕去惟留空茧箔,蝶来曾认旧罗衣。

海棠架底阴沈地,疑有亭亭月下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苏台纪事

晴日胥门涨粉潮,柳阴系马过红桥。

虎邱游散逢香幰,鹤市楼高咽钿箫。

紫玉坟前烟冷落,张王宫外草飘萧。

几朝衰盛怜今昔,更为名园哀翠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