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馆木天深秘地,八韩二宋惯联车。
最难伯厚持冰鉴,岂独元褒校石渠。
台阁弹章赖通议,河湟诤论有尚书。
中华夫子如长在,谁道东氛未易除。
这首诗描绘了信陵书院的深邃与历史底蕴,以及作者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三馆木天深秘地"暗示书院学问之深厚,"八韩二宋惯联车"则借古国名,表达学人辈出、交流频繁的景象。诗人感慨"最难伯厚持冰鉴",意指像前辈伯厚那样公正严明的评判不易得,"岂独元褒校石渠"又提及元褒这样的学者,强调严谨的学术传统。
"台阁弹章赖通议",表明书院对于朝廷决策的影响,而"河湟诤论有尚书"则赞美那些在边疆问题上敢于直言的官员。最后,诗人以"中华夫子如长在"寄托对贤良学者的怀念,感叹若他们仍在,定能助国家扫除"东氛"(指外敌侵扰),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和对人才的期待。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敬仰与期望的赠别诗。
不详
繁台重剔藓碑昏,文献弥多鼎盛门。
博士榆枋新撰稿,好官桑枣旧栽痕。
子衡绩载家藏集,损仲书同国史论。
更羡禹州马端肃,晏然名节峙乾坤。
熙朝昕鼓以时催,洛学昌明涤草莱。
八子馨香俱沆瀣,两河灵秀此胚胎。
中牟云集生徒盛,仪邑天褒礼乐才。
当日黄流劳圣虑,得人斯免泽鸿哀。
泪河西注返湘舟,死尽浮生旧匹俦。
岂忍衰龄为远别,更堪一诀是千秋。
贤名信有蛇年厄,旅寓终罹鵩舍忧。
我恸匪关知己尽,四朝文献恐难求。
少日都梁一俊人,褐裘岸帻照青春。
小心四海能求友,茧足千程急卫亲。
文字江湖余涕泪,遭逢天地有风尘。
同时落魄长安道,尊酒招呼话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