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潘右司二首(其一)

南州推望士,北阙仰良臣。

风谊高闾里,声名蔼搢绅。

课儿千卷古,与友一堂新。

石折符幽谶,山颓丧哲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南方州郡推崇杰出人士,北方朝廷仰赖贤良之臣。
他在邻里间风范高尚,名声在士大夫群体中广为流传。
教育孩子研读千卷古籍,与朋友聚会交流新知。
石头断裂预示神秘预言,山峰倒塌象征哲人的陨落。

注释

南州:南方州郡。
推望士:推崇杰出人士。
北阙:北方朝廷。
仰良臣:仰赖贤良之臣。
风谊:风范和友谊。
高闾里:高尚于邻里。
声名:名声。
蔼搢绅:在士大夫群体中广为流传。
课儿:教育孩子。
千卷古:千卷古籍。
一堂新:新知交流。
石折:石头断裂。
符幽谶:神秘预言。
山颓:山峰倒塌。
丧哲人:哲人的陨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为悼念潘右司所作,表达了对潘右司高尚品格和学识的敬仰。首句“南州推望士”赞扬潘右司在南方被广泛视为德才兼备的人士,而“北阙仰良臣”则强调他在朝廷中也备受尊敬,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接下来,“风谊高闾里”描述了他在邻里之间的深厚友情和高尚情操,显示出他的良好口碑。“声名蔼搢绅”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名声广为士大夫所熟知。

诗中提到潘右司教育孩子勤奋好学,家中藏书丰富,“课儿千卷古”体现了他对后代的教育重视和家庭文化的传承。同时,他还与朋友共享知识,举办新知的学术交流,“与友一堂新”展现了他开放的学术态度和乐于分享的精神。

最后两句“石折符幽谶,山颓丧哲人”寓言性地表达了潘右司的离世,如同坚硬的石头象征的预言般突然,高山的崩塌象征着哲人的陨落,充满了哀思和惋惜之情。整体上,这是一首深情缅怀故人的挽诗,展现了潘右司的品行和影响。

收录诗词(217)

陈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处士乔公

姓氏详闻月旦推,典刑尚可一斑窥。

义高诺重人皆仰,券失金存自不欺。

富贵浮云曾唾去,死生幻泡独先知。

一经教子阴功远,印绶累累看异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旅中有感复用前韵

擿埴凭谁为指南,囊空羞涩不容探。

年光有限堂堂去,世事无心细细参。

故旧白头惊未识,比邻青眼喜相谙。

此生自断何须问,荼苦从今等荠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诸公见和次韵呈郑舜举国录瑞伯仙尉(其二)

家声赫奕继更生,草圣纵横乱伯英。

邺下文章惟七子,颍川人士有诸兄。

新诗写物无馀态,硬语盘空若混成。

吏隐一官聊戏剧,他时勋业看承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诸公见和次韵呈郑舜举国录瑞伯仙尉(其一)

冠佩追随倏半生,每怜萧艾倚兰英。

开怀共醉酒贤圣,得句宁论诗父兄。

天赋君才行有用,人言我拙坐无成。

登坛已拜风骚将,谁敢区区踵孟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