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克旻孙秋日感兴

祗稠红叶缀残秋,相对黄花思缪悠。

天地犹怜衰朽质,江山不替古今愁。

耳闻彭蠡鱼龙舞,眼见姑苏麋鹿游。

珍重吾宗老孙子,竹林酣饮可同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和克旻孙秋日感兴》由元代诗人何景福所作,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祗稠红叶缀残秋,相对黄花思缪悠”,以红叶与黄花作为秋日的象征,红叶点缀着即将消逝的秋天,黄花则在秋风中摇曳,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沉思考。这里的“缪悠”可能是指思绪的飘忽不定,或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颔联“天地犹怜衰朽质,江山不替古今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认为天地间的一切都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怀,即使面对衰败之物也不舍弃,而江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却始终承载着人类的悲欢离合。这里既有对自然界的感慨,也蕴含了对人类命运的反思。

颈联“耳闻彭蠡鱼龙舞,眼见姑苏麋鹿游”,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彭蠡是古代湖泊名,鱼龙舞动象征着生命的自由与活力;姑苏则是江南古城,麋鹿游荡则寓意着自然生态的和谐与宁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生动的画面,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珍重吾宗老孙子,竹林酣饮可同不”,表达了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友情的珍惜。诗人希望与家族中的长辈一同享受竹林中的畅饮,共享天伦之乐与友情的温馨。这一句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强调了亲情与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历史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5)

何景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白龙寺

步入龙宫路更幽,阴崖虚籁雨飕飕。

松根石磴留猿迹,竹外茶烟眩鹤眸。

防客未先藏斗酒,爱山更欲上层楼。

一龛已足平生料,多景何须二百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洪伯英感怀三首(其一)

年年客里度青春,行役劳劳二百程。

白发未酬平日志,青山似有故人情。

老成已觉晨星少,人事还随晓日生。

莫怪春山风雨恶,烟蓑曾有子陵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洪伯英感怀三首(其二)

元龙湖海半生豪,斗大黄金未著腰。

不学单衣歌白石,拟将一剑倚青霄。

贾生痛哭心犹在,季子从盟舌太饶。

得失鸡虫何足较,为君呼酒酌椰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洪伯英感怀三首(其三)

家住梅花水月村,长裾偶共曳王门。

齐纨肯试千钧弩,鲁酒须浮五石樽。

蜃架海楼虚作市,蚁知天潦豫移屯。

镆铘定价无人识,只作铅刀一样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