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松雪桑落洲望庐山图

放旷北郭生,好作云水游。

忆昔渡彭蠡,一棹夷犹桑落洲。

桑落之洲清且泚,水光摇摇山靡靡。

沤前直与银河通,日出风生见金鲤。

东南五老之高峰,坐卧常对乎舟中。

屏风九叠烂云锦,金阙照耀青芙蓉。

悬崖瀑布泻寒碧,玉龙倒挂三千尺。

群仙鹄立紫霞里,思欲从之漱琼液。

是时卸帆野阴暮,水气空濛杂烟雾。

乾坤多事逾十年,今之画图犹故步。

此图作者房山公,后来继之松雪翁。

经营惨淡千万状,点缀毫末无遗踪。

房山松雪总萧瑟,远客无家空叹息。

拔剑高歌行路难,落日寒云惨无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许恕的《题赵松雪桑落洲望庐山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充满了诗意和想象。

诗的开篇“放旷北郭生,好作云水游”,以“北郭生”自喻,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情怀。接着,“忆昔渡彭蠡,一棹夷犹桑落洲”,回忆了诗人曾经乘船游览彭蠡湖,停泊在桑落洲的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记忆。

“桑落之洲清且泚,水光摇摇山靡靡”,描绘了桑落洲的清丽景色,水波荡漾,山峦轻柔,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沤前直与银河通,日出风生见金鲤”,进一步渲染了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日出时分,微风吹拂,金鲤跃出水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东南五老之高峰,坐卧常对乎舟中”,描述了诗人与巍峨的五老峰相对而坐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屏风九叠烂云锦,金阙照耀青芙蓉”,通过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云锦屏风,金阙则象征着山峰的辉煌,青芙蓉则是对山色的赞美。

“悬崖瀑布泻寒碧,玉龙倒挂三千尺”,描绘了悬崖上的瀑布,如同倒挂的玉龙,流淌出一片碧绿的水色,壮观而神秘。“群仙鹄立紫霞里,思欲从之漱琼液”,想象中的仙人站在紫色的霞光中,诗人渴望能与他们一同品尝琼浆玉液,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是时卸帆野阴暮,水气空濛杂烟雾”,描绘了傍晚时分,船只卸下帆布,四周弥漫着水汽和烟雾的景象。“乾坤多事逾十年,今之画图犹故步”,感慨时间流逝,但眼前的画图依然保留着往昔的风貌。

最后,“此图作者房山公,后来继之松雪翁”,提到了这幅画的作者是房山公和松雪翁,两位都是著名的画家。“经营惨淡千万状,点缀毫末无遗踪”,赞扬了画家们精心创作,每一笔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细节。“房山松雪总萧瑟,远客无家空叹息”,表达了诗人对两位画家作品的深深敬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山水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81)

许恕(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求菊

平生爱花惟爱菊,幽栖曾傍沧浪曲。

春苗剩分三百本,参差稍映江蓠绿。

小径还将蔓草除,一春最畏风雨触。

常时灌溉汲清流,几度扶持斩丛竹。

秋花不愁不烂熳,粲粲金钱照茅屋。

只今避地东海头,飞梦夜度君山麓。

朝来下马过名园,秾花嫩蕊纷如簇。

或染猩红疑剪綵,或缀鹅翎同刻玉。

或似芙蓉映秋水,或如牡丹眩晴旭。

众中一种出宫黄,叠叠香罗淡妆束。

嗟予托君同隐逸,步绕夕阳看不足。

漫将乡泪落西风,自对孤芳伤局促。

客边有轩名太古,颇似陶潜能避俗。

醉拈秃笔写云笺,秋色能分慰幽独。

形式: 古风

三月三日自吴回姚舍别业

入夜难分港,归舟不问程。

渔灯劳远照,野老笑相迎。

近市仍鼙鼓,连村尚甲兵。

羁人头欲白,遗恨几时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野老

水郭军麾满,偷生齿发全。

秋成思乐岁,世乱感衰年。

倚杖秋林外,扶犁夕照边。

馀生沾圣泽,何以答皇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乱后省祖茔见梅花

慰眼非无主,相看欲损神。

一枝初带雪,半树已为薪。

惨澹黄昏月,荒凉古墓春。

含情不忍折,老泪一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