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寄谢北流》。诗中以“北流为政好,岂必学神仙”开篇,表达了对北流政绩的赞赏,并且暗示了对世俗追求的超越,认为为政之才不必拘泥于虚幻的神仙之道。接下来的“日夕临勾漏,令人忆稚川”,描绘了北流在政务上的勤勉与专注,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贤臣如稚川(可能指葛洪,东晋道士,也是一位著名的炼丹家),暗含对北流政绩的推崇。
“丹砂亦尘垢,白玉自贞坚”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政治上的功名利禄比作“尘垢”,而将正直廉洁的品质比作“白玉”,强调了作者对于高尚人格和清廉为官的推崇。最后,“不见停云什,相贻已数年”则表达了对北流多年以来坚守正道、不为世俗所动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北流政绩持续关注与欣赏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既赞美了北流的政绩,又表达了对高尚人格和清廉为官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期待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