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匡师画

画图忽见白云峰,茶屋香台树几重。

身若在师行道处,晚来唯讶不闻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方匡师画》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首句"画图忽见白云峰",以"忽见"二字,展现出画面的突然和生动,仿佛从画中跳出的白云峰令人眼前一亮。接着的"茶屋香台树几重",通过"茶屋"与"香台"的细节,暗示了画面中的清幽环境和僧侣的生活气息,"树几重"则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诗中主人公仿佛置身于师者的修行之地,"身若在师行道处",表达了对师者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共鸣。最后一句"晚来唯讶不闻钟",以"不闻钟"传达出山中宁静,时间仿佛停滞,只有自然之声,没有世俗的打扰,更突显出方匡师画所营造的超然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和诗人自身的感受,赞美了方匡师的画艺以及其所传达的禅意生活,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921)

高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字:季迪
  • 号:槎轩
  • 籍贯:江苏苏州
  • 生卒年:1336-1373

相关古诗词

送陈秀才归沙上看墓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吕卿

远汀斜日思悠悠,花拂离肠柳拂舟。

江北江南芳草遍,送君并得送春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答陈校理寻花已落之作

君来春去不相期,空有新愁绕旧枝。

总得花看能几日,最难留惜是芳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舟中闻歌

水栅孤灯照客舟,江南谁解唱《甘州》。

寻常醉赏尊前曲,何似今朝听得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