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冢

鸿门宴方酣,貔虎眼中睡。

沛公脱身遁,楚计已先懈。

徒然咍竖子,玉斗风前碎。

曲逆六出奇,喜已中机会。

乞身遽先归,疾势日危殆。

自恨失沛公,纵死恨犹在。

古冢彭城南,阅历经几代。

宝剑閟泉扃,夜夜发光怪。

妖胡来睥睨,盗取恣一快。

厚葬古所讥,斯足为鉴戒。

峨峨戏马台,适与兹冢对。

我来闲登临,怀古增慷慨。

英魂不可招,又乏椒浆酹。

长歌下山去,悲风起松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范增冢》由明代诗人陈琏创作,通过历史典故与想象结合,展现了对历史人物范增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鸿门宴方酣”描绘了范增在鸿门宴上的紧张局势,暗示了他作为刘邦谋士的重要角色。接着“貔虎眼中睡”以比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范增在关键时刻的疏忽或被忽视,导致楚军计划的懈怠。

“沛公脱身遁,楚计已先懈”点明了范增未能阻止刘邦逃脱,从而使得楚国的战略计划失去效力。诗人借“徒然咍竖子,玉斗风前碎”表达对范增未能有效执行计划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讽了项羽的轻敌。

“曲逆六出奇,喜已中机会”赞扬了范增在其他场合的智谋与成功,但紧接着“乞身遽先归,疾势日危殆”揭示了他因病急流勇退,未能在关键时期发挥作用的遗憾。

“自恨失沛公,纵死恨犹在”表达了范增对自己未能挽救刘邦命运的深深自责,即使在死后仍心存遗憾。诗人通过“古冢彭城南,阅历经几代”描绘了范增墓的久远与沧桑,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厚重感。

“宝剑閟泉扃,夜夜发光怪”运用象征手法,将范增的智慧与忠诚比作不灭的宝剑,即便在地下也光芒四射,警示后人。而“妖胡来睥睨,盗取恣一快”则讽刺了那些觊觎英雄之物的人,表达了对贪婪与不义行为的批判。

“厚葬古所讥,斯足为鉴戒”提醒人们,过分的厚葬并非明智之举,应以范增为例,珍惜生命与智慧的价值。最后,“峨峨戏马台,适与兹冢对”将范增墓与戏马台相联系,寓意深远,强调了历史人物与地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来闲登临,怀古增慷慨”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英雄的敬仰。结尾“英魂不可招,又乏椒浆酹”表达了对无法直接向英雄致敬的遗憾,以及对历史无法重来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范增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道德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陵母墓

刘项方战争,雌雄犹未决。

智士虽纷纭,徒掉三寸舌。

谁知陵母贤,料事独明哲。

匪惟识所附,凛凛见奇节。

当其别汉使,吐言何激烈。

古剑飞寒光,荒冢埋碧血。

幽魂岂沉沦,耿耿比明月。

照耀穹壤间,千古常不灭。

形式: 古风

王陵台

公馆候初旦,乘轺出闉阇。

载瞻王陵台,远在青山隅。

薄言纵登览,石径来萦纡。

念昔建筑时,拟为永远图。

孰知百世后,依旧成丘墟。

遗址虽尚存,草木久荒芜。

鹤驾竟不来,岁月屡已徂。

旷视洞万古,使我增长吁。

缅邈念明训,为善乐有馀。

悠悠千载下,犹能光简书。

吁嗟骊山葬,为计一何愚。

形式: 古风

宿荏平驿

赪霞驻馀光,老树生暮色。

回风恋丛薄,清响不暂息。

解鞍憩驿庭,景物喜岑寂。

梧桐月一轮,络纬秋四壁。

起来坐徘徊,露华满庭白。

形式: 古风

谒宣圣庙

成均首善地,礼殿高穹窿。

金碧绚晴旭,松桧含清风。

秋闱方撤棘,祇谒瞻圣容。

偕行总文彦,礼度何雍雍。

仰惟天子圣,道学极尊崇。

教化广无外,黉宇遍寰中。

矧兹首善地,四方咸来宗。

英才日以盛,教化日以隆。

于赫文风振,当与三代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