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宋都官惠棕拂子

洛邑从来号别都,能容无状久安居。

众蚊多少成雷处,一拂何由议扫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洛阳自古以来被称为陪都,能够容纳各种人物长久居住。
众多的蚊虫聚集起来形成雷鸣般的声响,要彻底清除谈何容易。

注释

洛邑:古代洛阳,陪都之意。
从来:自古以来。
别都:非首都但有重要地位的城市。
能容:能够容纳。
无状:形容人品不端或行为不轨。
久安居:长久居住。
众蚊:众多的蚊子。
成雷处:聚集得像雷声一样。
一拂:轻轻一拂。
何由:如何,从何。
议扫除:讨论如何清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依韵和宋都官惠棕拂子》。诗中,诗人以洛阳(洛邑)作为历史上的繁华都城,形象地描述了其包容性的特点,即使在看似混乱嘈杂的地方,也能让各种事物共存。"众蚊多少成雷处"运用比喻,暗示了城市的喧嚣如同蚊声众多,汇聚起来仿佛雷鸣。然而,面对这样的环境,诗人并未直接提出要彻底清除,而是以"一拂何由议扫除"表达对复杂现实的接纳和对细微改变的期待,暗示通过轻轻一拂(棕拂子)可能无法彻底改变,但至少可以带来一些微小的清新和舒适。整体上,这首诗寓含哲理,体现了邵雍淡然处世的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张静之少卿惠文房三物

文房三物品皆精,报谢愁无秀句成。

欲状升平在歌颂,奈何才不逮升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依韵和浙宪任度支

官路寻知已得真,可堪轻负洛城春。

江湖相望三千里,休使乡朋想望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依韵谢任司封寄逍遥枕吟

夫君惠我逍遥枕,恐我逍遥迹未超。

形体逍遥终未至,更和魂梦与逍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凭高吟

谁将酷烈千般毒,变作恩光一派深。

惆怅先民不复见,更凭高处尽沈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