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宣献公挽词三首(其一)

望系朝廷重,文推天下工。

清名畏杨绾,故事问胡公。

物议垂为相,风流顿已穷。

仁言博哉利,献替有遗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希望能在朝廷中受到重视,文章才华被天下人称赞。
清廉的名声让人敬畏,如同杨绾一样,询问历史事迹则会想起胡公的典范。
众人的舆论预示他将要成为宰相,然而他的风采和风度已经消逝。
他的仁德之言广博且有利,无论是进谏还是建议,都留下了忠诚的痕迹。

注释

朝廷:指朝廷或政府机构。
文:文章才华。
清名:清廉的名声。
杨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以清廉著称。
胡公:另一位历史人物,可能以其公正或智慧闻名。
物议:公众舆论或人们的评价。
风流:风采和风度。
仁言:仁德之言。
献替:进谏和建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为宋宣献公(即宋朝宰相韩琦)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韩琦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敬仰与哀悼。首句“望系朝廷重”赞扬了韩琦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威望,暗示他的影响力深远。次句“文推天下工”则强调了他的文章才华,被誉为当世第一。

“清名畏杨绾”以杨绾(唐朝名臣)的清誉来比拟韩琦的廉洁名声,表明他对道德操守的坚守。接着,“故事问胡公”提及韩琦在处理事务时遵循先例,但又能灵活应对,显示出他的智慧和经验。

“物议垂为相”表达了公众舆论对韩琦担任宰相的期待和认可,而“风流顿已穷”则暗示了他的政治生涯虽然辉煌,但已接近尾声。最后两句“仁言博哉利,献替有遗忠”高度评价了韩琦的仁德之言对国家的长远利益,以及他在决策中表现出的忠诚,即使在去世后,他的贡献和精神仍被怀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韩琦德行和政绩的挽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欧阳修对故人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应制赏花钓鱼

绛阙晨霞照雾开,轻尘不动翠华来。

鱼游碧沼涵灵德,花馥清香荐寿杯。

梦听钧天声杳默,日长化国景徘徊。

自惭击壤音多野,帝所赓歌亦许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张主簿东斋

官舍掩寒扉,聊同隐者栖。

溪流穿竹过,山鸟入城啼。

宾主高谈胜,心冥外物齐。

惟应朝枕梦,长厌隔邻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张仲通示墨竹嗣以嘉篇岂胜饮玩聊以四韵仰酬厚贶

数竿苍翠写生绡,寄我公斋伴寂寥。

不待雪霜常凛凛,虽无风雨自萧萧。

嗟予心志俱憔悴,羡子文章骋富饶。

嗣以嘉篇诚厚贶,远惭为报乏琼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