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问海客

风雨沧洲暮,一帆今始归。

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

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

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

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

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

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

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风雨交加的傍晚,我终于乘船归来。
我本来自南海出发,航行万里犹如疾风飞驰。
起初不知会落在何方,长久以来都找不到依靠。
视野渐渐转向西方,山色在越地若隐若现。
谁能想到离家如此遥远,这条路少有人迹。
停船时悲伤哭泣,连我也被感动得泪湿衣裳。
漂泊海上无需多言,思念家乡的心难以长久忘怀。
即使我能成为鲁仲连那样的人,山路上也只有一扇柴门等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风雨交加的沧洲归途之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风雨沧洲暮,一帆今始归"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情境,旅人在风雨中结束了长期的航行,即将回到家乡。"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 展示了旅人的快速航程,从南海出发,一路疾驰,如同乘风而至。

"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 表达了诗人对归宿的渴望与不确定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漂泊无依的心境。"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 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景象,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模糊而迷离。

"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 反映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这种独自旅行的孤寂感。"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 表达了旅途中的悲凉情绪,即便是旁观者也会被这种氛围所感染。

最后两句 "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 强调了对故乡的无法割舍的情感。"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 则以历史人物比喻,即便是拥有高超本领的人,在面对归乡之路时也会感到艰辛和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风光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情怀,以及对归宿的渴望与追求。

收录诗词(15)

刘慎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寻东溪还湖中作

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

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

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

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

云峰劳前意,湖水成远心。

望望已超越,坐鸣舟中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浔阳陶氏别业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

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

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相和歌辞.江南曲

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月长。

玉手欲有赠,裴回双鸣珰。

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

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茙葵花歌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酤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茙葵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