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式金对友人陈梁叔孝廉赠诗的回应。诗中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崇敬之情。
首句“远道诗筒至”,描绘了友人通过书信传递情感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接下来的“披吟意自遥”,则展现了诗人接收到诗后内心的激动与遐想,仿佛与友人的心灵在遥远的距离中相遇。
“调高赓白雪”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友人的诗歌比作高雅纯净的白雪,赞美其作品的高超与纯洁。“兴至拂生绡”,则描述了诗人被友人的诗激发灵感,挥毫泼墨,创作出作品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艺术创作的激情与瞬间的灵感。
“偶写崚嶒石,惭无万仞超”,诗人以自己所画的嶙峋山石自喻,表达了对自己艺术成就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更高艺术境界的向往与追求。“非琼难作报,风雨慰清宵”,最后两句,诗人以美玉难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以及风雨陪伴自己度过孤独夜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以及在艺术道路上的孤独与坚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体现了对友人诗歌的赞赏,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