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厥山惟韩兮,夫地惟人。夙昔矫此志兮,何逡巡乎。
这首诗《韩山操》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厥山惟韩兮,夫地惟人”开篇,表达了对韩山的景仰与对人的价值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夙昔矫此志兮,何逡巡乎”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对行动迟疑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韩山为象征,寓意深远,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性、道德和行为准则的探讨。陈子升通过这首作品,鼓励人们应坚守初心,勇敢前行,不因外界因素而犹豫不决。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精神。
不详
摵摵园中树,上有最枯枝。
不惜枝叶落,但伤筋骨衰。
编篱引豆根,豆生篱已摧。
人生不乘时,奄忽欲因谁。
张乐会嘉友,四座列娇婉。
盈盈挥玉筝,袅袅吹青管。
微微溢清唱,飞飞激素霰。
此曲何所来,毋乃绵驹撰。
曲终不可得,听者宜见隽。
片玉可以琦,奚必待盈尺。
匹夫可以豪,奚必待正席。
深山一羽衣,衡门一逢掖。
高风薄丛林,清歌散泉石。
相者皆举肥,我心痛如刺。
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雁。
施施乐其间,飘飘观彼粲。
厥中靡所蕴,卒与牺牲豢。
寄言少年客,毋令居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