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其一)

离逾十年合,合复十月离。

往日苦无及,来日忽未知。

江源与海通,吴会与蜀违。

通固天道常,违亦物理宜。

勿作儿女感,是中有精微。

形式: 古风

翻译

分别已超过十年,又即将在十月重逢。
过去的痛苦未能弥补,未来的路突然变得迷茫。
长江源头连着大海,吴越之地与蜀地相隔遥远。
相通是自然法则,分离也是事物常态。
不要只感伤儿女情长,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注释

离:分离。
逾:超过。
合:重逢。
苦:痛苦。
无及:无法弥补。
忽未知:突然变得迷茫。
江源:长江源头。
海通:连着大海。
吴会:吴越之地。
蜀:蜀地。
违:相隔。
固:本来。
物理:事物的规律。
勿:不要。
儿女感:儿女情长。
精微:深刻道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范宪东叔即将赴任潼川的离别之情。诗中通过描述离合无常的生活现象,寓言了人生的起落和自然法则。

"离逾十年合,合复十月离",诗人以十年分离后短暂相聚,又迅速再次分别的场景,揭示了人生聚散的无常。"往日苦无及,来日忽未知",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江源与海通,吴会与蜀违",运用地理意象,暗示了朋友将要跨越的距离,以及两地之间的差异。"通固天道常,违亦物理宜",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距离和差异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符合天地间的道理。

最后两句"勿作儿女感,是中有精微",劝诫朋友不要过于儿女情长,因为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提醒他要以开阔的胸怀面对离别和未来的挑战。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陈傅良在送别诗中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赵叔静教授闽中四首(其四)

百吏不可试,卷怀州校官。

翩然落南闽,不为荔子丹。

彫虫妙经术,倚市多儒冠。

吾道未必贵,政此良已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赵叔静教授闽中四首(其三)

烱烱出万壑,冰壶县清秋。

孰与玉瓒中,穆然养黄流。

孤松高半天,兰芷复过幽。

看君最雍容,柰何短自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赵叔静教授闽中四首(其二)

读书须读经,学文须学古。

青松故不换,白发早可数。

我亦窭人子,风雨蔽蓬户。

胡为数相过,夜话恒过午。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送赵叔静教授闽中四首(其一)

家无宿舂粮,适意恣所向。

征鞍催上官,帆海看叠嶂。

有言及当代,浩饮益悲壮。

以兹寘周行,盍在几人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