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次周清真韵

美景消磨,佳期担阁,满天笼碧。西风恨抑。

又引谁家横笛。

送鞦韆、窥玉过墙,粉痕黛色应旧识。

想重花似水,盈盈留照,个人芳臆。

团圞自掩,待立尽黄昏,画阑频拍。

天花丈室,换影移时如客。

恨今宵、素娥倦颦,镜霜瘦损清泪滴。

步苍苔、可惜梅梢,破萼无消息。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的美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流逝和离别之情的感慨。"美景消磨,佳期担阁",开篇即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和期待中的约会未能如期而至。"满天笼碧",则描绘了月色笼罩下的宁静夜晚,为下文的笛声和回忆营造了背景。

"西风恨抑",借西风表达词人心中的愁绪,"又引谁家横笛",笛声的响起勾起了词人的思念,可能是远方恋人的呼唤,也可能是往昔欢愉的回响。"送鞦韆、窥玉过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娇俏与神秘,暗示了过去的美好记忆。

"粉痕黛色应旧识",进一步强调了对旧日情事的怀念,"重花似水"和"个人芳臆"则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恋情的深深眷恋。接下来,词人独自在月下徘徊,直至黄昏,"画阑频拍"的动作流露出孤独与期待。

"天花丈室,换影移时如客",运用了禅宗的意象,形容自己如同过客般在情感世界中流转,"素娥倦颦"和"镜霜瘦损清泪滴"则以月宫仙子的憔悴比喻自己的心绪。最后,词人踏着苍苔,感叹梅花虽美,却已凋零,"破萼无消息",寓意着美好的事物不再重现,令人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具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555)

吴湖帆(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近.七夕

碧天如水,料得今宵处处,红鸳沙底交眠,乌鹊渡边待驾。

还记并肩私语,携手穿针,旧事多风雅。思良夜。

一刻千金难舍。满怀离绪,竟夕拚倾泻。秋期乍。

画阑静倚,星眸远睇,绛河低亚。艳说唐宫话。

形式:

绮寮怨

小苑酴醾开乍,恍疑春梦醒。

望皓月、照遍天涯,擎杯酒、又念双成。

尊前谁知怨抑,眉重敛、哽咽提素盟。

正闷人、意密愁多,慵无语、泪湿怀袖盈。

旧事镜花暗惊。吹笙伴醉娉婷。共艳旂亭。

细说风情。想时在,柳梢青。

而今凤丝尘满,恼燕子,话春镫。香飘舞零。欢声。

甚处起,悲暮城。

形式:

浪淘沙慢.次柳屯田韵

恨只恨、伊人一去,全无消息。

腰围尽减,镜中重看,暗掩珠滴。

嗟琵琶、枉说青衫客。

病恹恹、影悄神昏,试检点、当初书信,只会增人悲戚。

凄极。绣帏褰风,夜阑镫烬,好梦顿似歌阕。

回首愁难了,耐锦衾寒重,瘦肢无力。

意偏多感,想浪萍流水,韶华谁惜。

说到鸳盟,多情自恼,匆匆未成先隔。

听篱花、泣雨疏窗外,望溟濛月冷,凄然似说。

忍心中,闷拚了前尘休忆。

形式:

玉楼春.次宋子京韵

渡头桃叶人争好。双桨归来明月棹。

一林金谷树犹浓,满县河阳花自闹。

啼莺语燕知多少。閒里藏声忙里笑。

宝钗楼上欲生烟,玉镜台前斜倚照。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