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子实秦少章二首(其一)

英英黄金花,论时不论美。

靖节骨已朽,弃捐乃其理。

两公意有馀,采采今未已。

尚念白头生,临风嗅霜蕊。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英英黄金花,论时不论美。
靖节骨已朽,弃捐乃其理。
两公意有馀,采采今未已。
尚念白头生,临风嗅霜蕊。

注释

英英:形容花朵鲜艳繁多。
黄金花:比喻珍贵或美好的事物。
论时不论美:强调时间的重要性而非外在美。
靖节:陶渊明的别号。
骨已朽:指人去世已久。
弃捐:舍弃,放弃。
乃其理:这是自然规律。
两公:指陶渊明和另一位未明确指出的人物。
意有馀:意犹未尽,精神犹存。
采采:形容频繁或众多。
今未已:至今仍在继续。
白头生:指年老的人。
临风:面对着风。
嗅霜蕊:闻取秋霜中的花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答子实秦少章二首(其一)》中的片段。诗人以"英英黄金花"起笔,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繁盛和贵重,强调的是花的品质而非外在的美丽。接着,他提及陶渊明(靖节先生)虽已去世,但其高尚品格如同黄金花一般永恒,他的弃世选择被认为是符合其本性的道理。

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陶渊明和另一位未提及的"两公"(可能是其他有高尚情操的人)已经离世,但他们精神上的追求并未停止,他们的美德犹如黄金花般继续被人赞美。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后辈的关怀,提醒他们即使自己年事已高,也要像陶渊明一样,保持对美德的追求,临风赏花,感受霜蕊的清香。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高尚品格的持久价值,鼓励人们学习先贤的精神,并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少章

秦郎淮海士,才大难为弟。

蔚然霜雪后,不受江汉洗。

春畦不满眼,采掇到芹荠。

多病促馀年,秋光欲辞抵。

儒林文人行,掘起三界底。

出入银台门,为米不为醴。

白头容北面,斯文分一体。

愧我无异闻,口阚不得启。

形式: 古风 押[荠]韵

次韵答晁无斁

女生愿有家,名妾以不聘。

田里亦慕君,又恶不由正。

欲行不问涂,已破宁顾甑。

耕蚕无一廛,庖井要三径。

还家忧患馀,挽须儿女竞。

十年宁有此,一寒可无命。

平生晁夫子,得士公室庆。

稍无车马音,复作宾客请。

论文到韩李,念旧说苏郑。

长年断消息,独语谁和应。

此生恩未报,他日目不瞑。

归卧无好怀,扣门有佳听。

诗来雪霜后,更觉天宇净。

少好老未工,持刃授子柄。

形式: 古风

次韵答秦少章

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

缥缈鸿鹄上,众目焉能玩。

子从淮海来,一喙当百难。

师儒有韩孟,拭目互惊惋。

老生时在傍,缩手愧颜汗。

黄公金华伯,莞尔回一眄。

彼方试子难,疾前不应懦。

要当攻石坚,切作抟沙散。

桓璧虽具美,砻错加璀璨。

我老不足畏,后生何可慢。

形式: 古风

次韵苏公题欧阳叔弼息斋

行者悲故里,居者爱吾庐。

生须著锥地,何赖汗牛书。

丈室八尺床,称子闭门居。

百为会有还,一足不待馀。

纷纷幼老间,失得了悬虚。

客在醉则眠,听我勿问渠。

论胜已绝倒,句妙方愁予。

竹几无留尘,霜畦有馀蔬。

相从十五年,不为食有鱼。

时须一俛仰,君可贷蘧篨。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