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其三)

秋风振回溪,宿鹭起汀苇。

孤飞一片雪,寒影落烟水。

羽毛可为仪,皓洁绝埃滓。

心迹两翛然,邈若佳公子。

却栖碧山岑,瑶树发琼蕊。

岂知黄鹄心,一举眇千里。

翔集太液池,彼此皆戏耳。

丹青虽善画,为我拂水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溪边的宁静与清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灵动。

首句“秋风振回溪”,以秋风的轻拂引出溪流的回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宿鹭起汀苇”描绘了一幅鹭鸟在晨光中从芦苇间缓缓升起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

“孤飞一片雪,寒影落烟水”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飞翔的白鹭比作一片雪花,其寒影投落在烟雾缭绕的水面,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出秋日清晨的静谧与纯净。

“羽毛可为仪,皓洁绝埃滓”进一步赞美了白鹭羽毛的洁白无瑕,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纯洁心灵的向往。

“心迹两翛然,邈若佳公子”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如同佳公子一般,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高雅。

后半部分“却栖碧山岑,瑶树发琼蕊”描绘了白鹭最终栖息于碧绿的山峰之上,瑶树绽放出琼蕊般的花朵,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的降临。

“岂知黄鹄心,一举眇千里”通过对比黄鹄(大雁)的远行能力,进一步强调了白鹭虽然看似平凡,但内心同样拥有远大的志向与追求。

“翔集太液池,彼此皆戏耳”则以太液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湖泊)为背景,暗示了无论是飞翔还是栖息,都是生命自然的循环与游戏。

最后,“丹青虽善画,为我拂水纸”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尊重与欣赏,认为即使是最优秀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到自然之美,只有通过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与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与生命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质、自由精神以及自然艺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其四)

秋风入虚堂,凄微带烟苇。

堂中拙居士,湛然如止水。

默坐观是心,自觉无纤滓。

不知读何经,但说舍利子。

心清闻妙香,天花散芳蕊。

含容河沙界,方寸知几里。

神光常在目,妙响不离耳。

处处获圆通,谁云钻故纸。

形式: 古风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其五)

秋兴殊未极,秋溪可杭苇。

顺流欲东行,一观沧溟水。

洗我万古愁,胸中莹无滓。

又欲归梁溪,候门有稚子。

携幼酒盈樽,泛此东篱蕊。

躬耕复著书,茗饮追甫里。

听子场屋声,入我山林耳。

文字惊世人,一日传万纸。

形式: 古风

题寓轩

秋到寓轩殊不恶,满庭爽气有馀清。

架松著雨须髯奋,盆沼因风鳞甲生。

葵向日光金盏侧,荷翻露颗玉盘倾。

焚香默坐无人会,自觉诸缘次第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江月五首(其一)

一更山吐月,金篆缭轻澜。

清光满四海,独向沙阳看。

桂魄缘空迥,云峰醮影寒。

姮娥谩愁思,相对漏声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