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山小庵有怀何孝子

石蹬蟠云曲径通,茅庵一点翠微中。

若非有晋高人在,安得兹山维岳同。

碧落灵泉朝浥雨,幽岩老木夜嘶风。

千秋不朽伦常地,尘世纷华转瞬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石蹬蟠云曲径通”,以“蟠云”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石阶蜿蜒曲折,仿佛与云雾交织在一起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接着,“茅庵一点翠微中”一句,以“一点”形容茅庵在翠绿的山林中显得格外醒目,既突出了庵舍的简朴,也暗示了其在自然中的独特位置。

“若非有晋高人在,安得兹山维岳同。”这一句通过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代高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山岳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有了这些高尚之人的存在,暗含着对道德品质的推崇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接下来,“碧落灵泉朝浥雨,幽岩老木夜嘶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清晨的灵泉被雨水滋润,夜晚老树在风中低吟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赋予了山林以生命和情感。

最后,“千秋不朽伦常地,尘世纷华转瞬空。”这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永恒真理和道德规范的追求,以及对短暂尘世繁华的反思。诗人认为,在这山中的一方净土,道德与自然法则得以永恒,而世俗的荣华富贵则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道德理想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

谢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云山

雾隔忽然开,凭虚蹑翠苔。

岚光迎袖绿,溪色拂琴来。

爱静听幽鸟,寻香折古梅。

莫辞归路晚,明月照人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柏林庵访丁削山不遇

为爱鸟声幽,不辞般若游。

频寻樵子径,转向碧峰头。

云锁僧房静,门荒衰草稠。

所思曾不见,空对古松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黄河决左季高制军杨石泉漕帅有导淮之议石帅先纪以诗依韵奉和二首(其一)

运筹帷幄万军前,杜断房谋久镇边。

尽许羌戎归化宇,更从禹迹溯当年。

河经北徙循常轨,海注东流引自然。

今日乘槎偕博望,巨川舟楫善图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黄河决左季高制军杨石泉漕帅有导淮之议石帅先纪以诗依韵奉和二首(其二)

欲凭水土仗司空,况复寅恭协力同。

淮甸鼓钟声远振,泗滨浮磬道能通。

云梯凿险支流汇,星履探源意匠工。

自愧疏才难测海,愿随翊赞告成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