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篇

东风绿遍芳洲草,春昼落花啼鴂早。

片片朝萦上苑烟,毵毵夕覆长安道。

长安美人惜落花,落花飞去堕谁家?

晓看青镜愁红粉,暮掩珠楼泣绛纱。

珠楼红粉须臾变,帝里繁华君不见。

一夜飘飖长信阶,数枝零落昭阳殿。

长信昭阳月影低,边笳横笛紫烟迷。

渭城倡妇承歌扇,枌社游人拂马蹄。

愿为舞蝶栖芳墅,愿作流莺隐翠堤。

金堤玉墅几千里,黯黯馀香沉绿水。

玳瑁筵前雪乱飞,珍殊帘外风先起。

舞雪回风可奈何,春闺少女叹蹉跎。

此时攀条垂玉箸,此时掩袂蹙双蛾。

别有征夫泪沾臆,雁沙龙塞无消息。

金谷园中不见人,玉门关外长相忆。

落花落花诚可怜,尊前一曲箜篌弦。

花茵醉卧不归去,明日重来应泫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落花篇》由清代诗人董俞所作,描绘了落花之景与其中蕴含的哀愁之情。诗中以“东风绿遍芳洲草”开篇,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随后“春昼落花啼鴂早”一句,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与生命的短暂相联系,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片片朝萦上苑烟,毵毵夕覆长安道。”这两句通过对比朝夕之间落花的不同状态,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接着,“长安美人惜落花,落花飞去堕谁家?”诗人借落花的命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晓看青镜愁红粉,暮掩珠楼泣绛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女性的形象,表现了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深切忧虑。接下来,“珠楼红粉须臾变,帝里繁华君不见。”诗人感叹繁华易逝,美梦难留,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一夜飘飖长信阶,数枝零落昭阳殿。”这两句描绘了落花在夜晚飘散的情景,与皇宫中的凄凉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最后,“长信昭阳月影低,边笳横笛紫烟迷。”通过边塞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哀叹。

整首诗以落花为线索,贯穿了对生命、爱情、繁华与衰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洞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董俞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世界,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邃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167)

董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西陵吴兴公

江城腊月雪花白,层冰峨峨照大泽。

北风夜卷鸿雁号,念子犹为倦游客。

君家正对天目山,江涛日夜鸣潺湲。

翻然仗剑游淮泗,中都旧是兴王地。

百战关河骨已枯,英雄割据何代无?

昔人事业随流水,高歌击筑浮云徂。

吴子生平重然诺,百年意气真堪托。

肘后常悬数石弓,腰间屡吼千金锷。

酒酣耳热兴飞扬,新诗往往凌寥廓。

目下坎壈何足悲,人生富贵安可知?

乌啼哑哑鼓声曙,明朝匹马下邳去。

形式: 古风

泽畔

泽畔行吟者,幽思托杳冥。

孤帆收夕照,渔火乱春星。

细雨寒潮白,疏烟晚岫青。

殷勤怀远客,裘马日飘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花朝得家弟过江消息

使者乘秋泛画桡,重来不觉斗回杓。

花明故国初啼鸟,人渡空江欲暮潮。

万里山川供笔札,一天风雨过金焦。

孤帆摇曳垂杨里,知在芜城第几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登望海楼

杯勺沧溟望里收,百年觞咏几登楼。

尊前忽觉来三岛,此外犹闻更九州。

断岸雨晴天倒影,海门风急气成秋。

摇摇坤轴浑难定,曾否金鳌背尚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