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陈肇兴所作的《扫墓感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的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首句“记得趋庭鲤对时”回忆起小时候在父亲教导下的情景,形象生动,体现了家庭亲情。第二句“一镫豆火课孤儿”描绘了夜晚读书的艰苦场景,表现出对教育的重视。
第三句“九原今日言犹在”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仿佛还能听到他们的教诲。第四句“五鼎他年报岂知”则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未知,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五句“宿草春经霉雨润”描绘了墓地环境的凄凉,春雨绵绵使杂草更显荒芜。第六句“杜鹃声带血痕悲”借杜鹃鸟的哀鸣,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寓含着诗人内心的哀伤。
最后一句“墓门满目增惆怅,泪洒东风桧柏枝”直接抒发了诗人扫墓时的深深哀愁,泪水洒落在青松翠柏上,象征着对亡者的永恒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