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逸人

象岭桃花几度春,却从流水认芳津。

蓬莱自隔三千界,沧海难消万劫尘。

青鸟乍衔青玉检,白云编恋白纶巾。

从他甲子山中换,依旧烟霞伴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赠张逸人”为题,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向往。

首句“象岭桃花几度春”,以象岭的桃花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岁月更迭,四季轮回。桃花盛开,象征着生机与美好,同时也预示着时光的短暂与易逝。

“却从流水认芳津”一句,将目光转向流水,流水潺潺,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而“芳津”则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美好。这一句通过水的流动,引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蓬莱自隔三千界,沧海难消万劫尘”两句,运用了神话中的蓬莱仙境和大海的广阔,以及时间的无尽,来表达对理想世界和永恒的渴望。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沧海则是浩瀚的大海,代表了时间的漫长与宇宙的深邃。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对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

“青鸟乍衔青玉检,白云编恋白纶巾”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青鸟是古代传说中的信使,这里象征着传递信息或消息;青玉检可能是指珍贵的书籍或信物,象征知识与智慧;白云和白纶巾则是对隐士高洁品格的象征。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意象,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最后,“从他甲子山中换,依旧烟霞伴主人”表达了时间流转,世事变迁,但隐士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与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受外界干扰。这里的“甲子山”可能指代隐居之地,而“烟霞”则再次强调了自然界的美丽与隐士生活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隐士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夜刘平子过中林居话别

淅淅疏林惊暮鸦,涓涓零露滴蒹葭。

叫云雁起他乡思,泛月人归午夜槎。

阶冷茶烟清竹色,杯长语澹落灯花。

龙潭剩有重游约,吩咐山灵护碧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同梁山人过访陈宪副有赠

帘外青山草似茵,閒门车马寂无尘。

一官荒徼仍移病,千里还家不却贫。

院里莺声浑是旧,镜前华发总怜新。

玄亭此日堪携酒,莫厌侯芭问字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过水竹洞偶题

閒馆秋深草色菲,主人懒癖到来稀。

门添野竹成新径,水过寒塘绕旧矶。

背石昔移红药老,藉槐刚喜绿阴肥。

中林亦在溪流里,两地莺声对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挽王师祖我希公

万里携家瘴疠俱,一官牢落寄江隅。

魂归华表人疑鹤。梦绕云霄舄是凫。

尚有生祠遗海峤,谁传哀讯入皇都。

独怜宦况清如水,悬橐萧萧此问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