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心未歇最关情,那更猿声入夜频。
从此飞来峰下寺,又添多少断肠人。
这首诗名为《灵隐得猿》,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诗人以"此心未歇最关情"起句,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并未因外界环境的变换而减弱,尤其是深夜里传来的猿猴哀鸣,更触动了诗人的愁绪。接下来的"那更猿声入夜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猿猴的叫声频繁入夜,似乎在加重诗人心中的孤寂和哀伤。
诗中提到的"从此飞来峰下寺",暗示了诗人身处灵隐寺的环境,而"又添多少断肠人"则揭示了诗人对寺中可能因为这哀猿之声而倍感离愁别绪的人们的同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灵隐寺夜晚的猿声,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离别之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情感捕捉力和细腻的笔触。
不详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当机突出鸭吞螺,奈此悬崖峭壁何。
等是苏溪蹲坐处,且非苍桧影婆娑。
拾得明珠笑口开,谓言尘尽转尘埃。
若无直下承当分,孤负驴儿一攧来。
徒整春风两鬓垂,子规啼遍落花枝。
龙门上客家家是,锦鲤携来卖与谁。
如说而行炳日星,回澜一柱屹亭亭。
湖边安得磨崖石,只刻尊僧篇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