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月相望夕,西归昔问途。
焉知穷岁迫,重寓客楼孤。
压雪弥河舫,胶冰噤树乌。
遥怜万山里,儿女乏寒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归家的景象。"日月相望夕,西归昔问途"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回望家乡的渴望,而"焉知穷岁迫,重寓客楼孤"则透露出时间紧迫和孤独无助的情怀。"压雪弥河舫,胶冰噤树乌"生动地描绘了严冬的景色,天气寒冷至极,连河水都结成了厚冰,树枝上积满了霜雪。
诗中最令人感慨的是最后两句"遥怜万山里,儿女乏寒襦"。诗人远在他乡,对家中的妻儿抱有深深的怜悯之情,想象他们可能因为寒冷而穿着单薄的衣物,这份思念和担忧让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温暖的人性光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一种别样的深冬画卷。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孰令牵率到钱塘,朝暮随人作酒狂。
蜕壳喜离城市路,发蒙惊见水云乡。
四方上下乾坤阔,万里东西日月望。
向来楼居不得句,此夕叶舟吟兴长。
来往江复浙,扰扰一年间。
有子犹相隔,无官亦未閒。
病嫌真药少,债准旧书还。
霁雪楼前立,依依忆故山。
七年逢四潦,苟活到于今。
每值月离毕,难逢木守心。
江兼湖共满,忧与恨俱深。
万顷青秧没,田家泪湿襟。
暑雨民咨怨,由来直匪今。
湿能蒸病骨,滴欲碎归心。
积水连村郭,前途昧浅深。
雄风楚台上,谁且独披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