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离开边疆的官员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首联“果否西疆此扼喉,东旋策骑偶停休”中,“果否”二字引人深思,暗示了边疆的重要性与战略地位。“西疆此扼喉”形象地描绘了边疆在国防中的关键作用,“东旋策骑偶停休”则展现了边疆守卫者们艰苦卓绝的生活状态。
颔联“放衙吏役闲于鹤,待食兵民瘦似鸠”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吏役”比作悠闲的鹤,将“兵民”比作瘦弱的鸠,形象地反映了边疆地区官吏的清闲与士兵百姓生活的艰辛,对比鲜明,令人感慨。
颈联“报国有心时转逆,辞官无计老还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他有为国效力之心,但现实的困境让他感到报国之路艰难曲折;同时,他也面临着辞官后年华老去的无奈,体现了边疆生活对人的身心双重考验。
尾联“归来万里君恩重,却笑书生亦白头”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国家的忠诚。尽管经历了边疆的艰苦岁月,最终回到朝廷,他依然得到了君主的厚爱,这使他感到欣慰。同时,他以幽默的口吻自嘲,作为书生也已白发苍苍,流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淡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守卫者的辛劳与牺牲,以及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未来的希望,充满了深情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