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由广陵之袁浦忽忽自春而秋尽矣作此志感

回首扬州剧可怜,萧条又是九秋天。

琼花有恨迷残月,衰柳无情带晚烟。

乱世易增孤客感,穷途翻得好诗篇。

家书寄到频惆怅,怕劝归人早着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乱后由广陵之袁浦忽忽自春而秋尽矣作此志感》,是清代诗人沈梧所作。诗中描绘了扬州在战乱后的萧条景象,以及诗人在乱世中的感慨与心境。

首联“回首扬州剧可怜,萧条又是九秋天”,以“剧可怜”和“萧条”描绘出扬州战乱后的凄凉景象,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背景。接着,“又是九秋天”不仅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哀叹。

颔联“琼花有恨迷残月,衰柳无情带晚烟”,运用象征手法,将“琼花”与“残月”、“衰柳”与“晚烟”相结合,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寓含了诗人的情感。琼花的“恨”和衰柳的“无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与孤独。

颈联“乱世易增孤客感,穷途翻得好诗篇”,直接表达了诗人身处乱世的感慨。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诗人反而能创作出好的诗歌,这既是对自己心灵寄托的一种肯定,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

尾联“家书寄到频惆怅,怕劝归人早着鞭”,通过家书的频繁寄达,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担心劝说归家的人要早做准备,暗含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现状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扬州战后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乱世中个体的无力与挣扎,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101)

沈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客下将之袁江夜吟一律

四壁青灯游子夜,满庭明月异乡秋。

山空落叶鸟声寂,天远残星夜气幽。

遍地干戈千里梦,半肩行李一身愁。

寒衾坐拥眠难稳,门外骊歌催客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将赴淮阴留别下邳友人

风风雨雨总难辞,远水孤舟独去时。

月落未应愁后会,兵荒不敢料前期。

天如有恨惊烽火,花自无言怨别离。

聚散宛然云不定,飞鸿何处寄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留别二首(其一)

繁弦急管太匆匆,历碌关山怅望同。

游子愁心流水外,美人梦幻落花中。

临岐密约贻兰茝,乘醉题诗寄雪鸿。

惆怅长途天渺渺,一肩行李半帆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留别二首(其二)

小住淮阴忽一年,离愁无那起灯前。

何时风雨重携手,明日江湖又放船。

枫叶芦花凭自赏,霜桥月店乞谁怜。

感君劝我一杯酒,不听阳关亦黯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