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江城旅兴》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描绘了旅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忧愁。诗中以“摇摇”二字开篇,形象地表现了旅人的思绪飘忽不定,如同旗帜在风中摇摆。接着,“百忧如草蔓江城”,将内心的忧虑比作蔓延的野草,生动地展现了忧愁在心中滋生、蔓延的过程。
“重关不锁浮云态,孤枕空淹夜雨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忧愁的主题。重关象征着外界的束缚与阻隔,但无法锁住内心如浮云般飘渺的情绪;孤枕与夜雨声则直接描绘了旅人独处的夜晚,寂静中只有雨声相伴,更显其孤独。
“浦外渔灯窥燕垒,津头人语应鸡鸣”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远处渔灯闪烁,仿佛窥视着燕巢,而码头上的人声在鸡鸣声中显得格外清晰,这些细节增添了诗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旅人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四民一业都无据,谁任飘零困地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无论是士农工商,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旅人更是漂泊不定,面对困境,无人能为其解忧。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旅人内心的孤独、忧愁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