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其二)

魏红深浅配姚黄,洛水家家自作塘。

游客贾生多感概,闲官白傅足篇章。

山分少室云烟老,宫废连昌草木长。

路出蒿高应少驻,孱颜新过一番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魏红与姚黄相互映衬,洛水两岸人家各自挖掘池塘。
游人如贾谊般感慨万分,闲职官员像白居易般诗篇丰富。
少室山被云雾环绕显得苍老,废弃的连昌宫只剩草木茂盛。
穿过丛生的蒿草时应稍作停留,因为面容已经经受过严冬的风霜洗礼。

注释

魏红:指魏地的深红花朵。
姚黄:指姚黄牡丹,古代名贵花卉。
洛水:古代河流,流经洛阳。
贾生:贾谊,西汉文学家,此处借指感慨的游人。
感概:感慨,情绪波动。
闲官:职位清闲的官员。
白傅:白居易,唐代诗人。
云烟:云雾缭绕。
宫废:宫殿荒废。
草木长:草木茂盛,形容荒凉。
蒿高:丛生的蒿草。
少驻:稍作停留。
孱颜:形容面容衰老。
新过一番霜:刚刚经历过严寒的霜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诗,以送别好友张耒赴任寿安尉为背景。诗人通过描绘洛水边的景致和历史感慨,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事变迁的沉思。

首句“魏红深浅配姚黄”,以魏紫(牡丹品种)的深浅色彩与姚黄(又一牡丹名品)相映成趣,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洛水畔的花海盛景,暗含着对寿安尉任职之地的美好祝愿。

“洛水家家自作塘”进一步描绘了洛水沿岸人家的田园风光,表达了对当地民风淳朴的赞美。接下来,“游客贾生多感概,闲官白傅足篇章”借用了贾谊和白居易的典故,暗示张耒此行虽然职务闲散,但才情出众,定能留下丰富的诗篇。

“山分少室云烟老,宫废连昌草木长”描绘了少室山的云雾缭绕和连昌宫的荒废,寓言历史沧桑,人事代谢,寄寓了对友人仕途起伏的关切。

最后两句“路出蒿高应少驻,孱颜新过一番霜”提醒张耒在赴任途中,尽管道路艰辛,但应稍作停留,欣赏沿途景色,同时寓意他即将面临的官场挑战,希望他能坚韧如经霜后的草木,从容应对。

整体来看,苏辙的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其二)

老人无力年年懒,世事如花种种新。

百巧从来知是妄,一机何处定非真。

园夫漫接曾无种,物化相乘岂有神。

毕竟春风不拣择,随开随落自匀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其一)

潩上名园似洛滨,花头种种斗尖新。

共传青帝开金屋,欲遣姚黄比玉真。

秦岭犹应篆诗句,杜鹃直恐降天神。

老人发少花头重,起舞攲斜酒力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前韵

闭门何所事,毛发日青青。

齿折登山屐,尘生贳酒瓶。

调心开贝叶,救病读《难经》。

定起无人见,寒灯一点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次前韵示杨明二首(其二)

甘井元依庙,平湖亦近城。

幅巾朝食罢,芒屩雨中行。

扰扰初何事,悠悠毕此生。

欲邀东郭叟,烦子作郊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